新约圣经纵览:保罗及保罗书信

2025/5/5 12:27:17

是写信,因此新约圣经中才会有保罗书信。他用这种方式来跟进福音工作。

保罗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先说他最后以囚犯的身份,抵达罗马,等候审判,他的朋友路加医生为他写抗辩书呈给法官,也就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保罗那次无罪开释,后来他就远赴西班牙,传统深信保罗去了西班牙,并且再度探访几个地方。像是克里特、尼哥波立还有几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后来他跟耶稣一样被出卖了。他被一个叫亚历山大的铜匠出卖,结果第二次被捕,当时的罗马皇帝是尼禄,他匆匆被带走,甚至来不及带走他的笔记本,还有他的外套,在提摩太前后书和提多书我们会再谈到。他在信上写说,请把我的外套带来,这里很冷,还有我的笔记本、日记,请把这些东西带来。以上就是保罗的生平简介。但是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先说他的外表,他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他个子矮小,Paulus这个字意思就是指“小”,他有O型腿、鹰勾鼻、秃顶,眉毛长到眉心,眼睛长得很奇怪,双手粗糙,外表实在是不怎么吸引人,想象一下,如果有一间教会在考虑要不要聘请保罗为传道人,却听说这个人的相貌长得奇怪,他很少在一个地方久留,他常常冒犯人,曾经被警方逮捕,也入过狱,讲道的时候非常地执着,又未婚,靠帐棚业谋生,会众因他分裂,而且他还说方言。各位,如果教会收到这种履历表,你想他们会觉得这正是他们想要的牧者吗?由此可见神的选择和人的选择大大不同。以色列人当年学到了教训,他们选择外表英俊高大的扫罗,但是神选择大卫。如今神拣选这个矮小又其貌不扬的人,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宣教士,大大影响接下来的两千年历史。神的选择跟人不同,保罗这个人在信仰上有无比的热诚,圣经称之为“火热”,全然摆上的热诚,他专心一意,他全神贯注。他说:我只有一件事,他没有结婚,他没有家人,他也以自身的经验劝别人不要结婚。他说这样才能够专注在神给他的呼召,他有无比的勇气,能够控制自己的怒气,我们在研读他的书信的时候,会看到保罗有些信的措词十分强烈,真应该写在防火信纸上才行,看懂他意思的人,会觉得真的起火了,各位知道吗?我每次在教会听到人念那些经文,都会很生气,因为念起来毫无感情。保罗有一些书信措词强烈,充满感情,甚至是怒气冲天。你如果读我的“加拉太书意译本”,就晓得保罗说话有多直接,有多么不客气,但是他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充满关心和怜悯,是一个会流泪的人。但是想了解真正的他,不能从人性的特质来看,从他的书信可以看出他活着的目的。我写下三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保罗真正的一面,这是我昨天才写好的,刚刚出炉的。我认为有三件事是保罗一生的原动力,对保罗的一生,这三件事就是基督、福音和恩典。基督,保罗这个人完全为基督而活,他说:我活着就是基督。自从他在往大马色的路上遇见基督,心思意念就完全被基督占据,所以他能够说,我若死了是于我有益。他说:我渴望离世与基督同在,那是好得无比的事。他的态度并不是时候到了我就离开,而是渴望离世,渴望一死,因为他是为基督而活,他若死了就会更接近基督,他自称是基督的奴仆,他说:他买赎了我,我是他的奴仆。他常在书信开头自称使徒保罗,耶稣的奴仆。古代的奴仆被人瞧不起的,是完全属于主人的,没有自己的时间、金钱,完全属于别人。保罗却自称是耶稣的奴仆,但是他自称是基督的使者,基督的使者既处高位,又处低位,这是很特别的组合,既是奴仆,又是使者,他以身为使者为荣,又以身为奴仆为荣。在这里我要提一件事,你会发现其实很有关联,保罗很少谈到,基督在我里面,在他的书信中大概只有一两次提到,基督在我里面,但是有几十次他提到“我在基督里”,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老是说基督在我里面,就是把耶稣变小,放在我小小的心中,应该是小的放在大的里面,了解吗?保罗每次谈到圣灵几乎都是说“圣灵在我里面”,但是当他谈到基督的时候都是说“我在基督里”。几年前我跟一个德国牧师交谈,他说他在1930年代参加了希特勒的青年团,加入的时候他站在一个德国军官面前,军官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报上姓名,军官又问他说:你住在哪里?他说:我住在汉堡市。军官说:答错了,你住在哪里?他说:我住在德国。军官说:答错了,你住在哪里?他说:我住在第三帝国。军官说:答错了,你住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你要我怎么回答呢?军官说:你要回答我住在希特勒里面。我住在希特勒里面,那位德国牧师

对我说:后来我就开始住在基督里。各位,你们可以看出那种绝对的奉献心志,我只是想提一下这点,我比较喜欢听到别人说我在基督里,而不是基督在我里面。因为基督比较大,我们是在他里面,我们是在基督里才能得到一切福分,我们是在基督里才能享有一切福分。我只是想提一下这点,但是保罗是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保罗的心理想的是不管他在罗马帝国的哪个地方,他都是住在基督里。保罗生命中的第二大原动力就是福音。只要能够传福音,他什么都愿意去做,所以他连入狱都可以觉得很喜乐,他说:我虽然受到捆锁??他在腓立比书中说,我和罗马士兵拷在一起,他们每八小时换班一次,每一天有三个人被拷在旁边听我讲道。他说:现在该撒家中有人信主了。他说:我虽然受到捆锁,但是神的道并未受到捆锁。有些人趁他入狱的时候抢了他的讲台,他们传讲福音是为了跟保罗竞争,保罗入狱,他们很高兴,因为可以抢他的讲台了。保罗在腓立比书中说有人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但是他却赞美主,因为福音被传开了,只要是传福音,我不在乎他们的动机。保罗是一个为福音而活的人,他说:我欠每个人福音的债。他不是把传福音视为责任,而是视为债务。如果你发现治疗癌症的方法,你和所有的癌症病人会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欠他们,你不能不告诉他们,对不对?你不会觉得有义务告诉他们吗?保罗说:我欠了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债,我欠了世人的债,我欠他们。保罗为了福音的缘故,什么都愿意去做,所以保罗成了一个使者,到处向人传讲神在基督里的作为。我要用两个词来形容保罗的福音,他传讲的是“末世”的福音,“末世论”这个词很难念,Eschatology这个词源自希腊文的eschaton,意思指的是“未来”,我说保罗传的是末世的福音,我是指那是关于未来的福音,未来侵入现在,我们如果忽略福音的未来层面就等于忽略福音本身,福音不只是讲人生在世的好消息,也是讲未来世界的好消息,将来我们会有新的身体,是讲耶稣再来的好消息,这个月稍后将会举行一场会议,会有来自60个的传道人出席,这些传道人他们都很关心福音的未来层面。这方面一直被英国的教会忽略,我们没有高兴地期待耶稣再来,也没有高兴地期待天国,我们的心思意念完全被今生的问题占据,但是福音是跟未来有关,将有一个国度来临,将有一个王来临,保罗从头到尾都将福音视为现在就可以享受的未来,我们是一群活在明天的人。另外一个形容词是保罗的福音是道德的福音。他对只拯救灵魂却不能改变生活方式的福音没有兴趣,保罗的福音是关于未来的福音,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来的福音。这我以后会再谈。保罗的第三个原动力是恩典。保罗永远忘不了耶稣竟然在他前往迫害基督徒的路上拯救他,他永远忘不了耶稣的恩典,他根本就不配得这个恩典。如果耶稣照他应得的对待他,他早就下了地狱,他永远忘不了这份恩典。这就是恩典,将你不应得的恩典白白地送给你。罗马书有一句话最能够传达这个意思,保罗说:在我们还作罪人时,基督就为我们死,这样形容保罗再恰当不过了,他当初是个敌人,使出浑身解数来对付基督徒,基督却说:我要用你,你要做我的使徒。这个恩典带来感恩的态度,你可以看出保罗一切的努力都是出自于感恩,他本来应该受罚,但是却得到了恩典的对待。主耶稣的恩典成了保罗他一生的原动力。其实除了这三个原动力还可以举出很多,但是我觉得这是保罗生命中的三大原动力。基督是最大的原动力,他在基督里,福音是他最渴望人人都能够得到的,神的恩典则是激励他的力量。

现在来看看保罗的书信。保罗是史上最有名的书信作者,如果你喜欢阅读书信,一定会喜欢新约圣经,因为新约圣经里有很多书信。犹太人其实是很少写信的,古代的犹太人他们很少写信。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土地小,不需要写信,而且写完信以后,寄信的花费很大,在罗马帝国的时候有皇家邮递服务,但是仅限于服务罗马官员,一般人,一般的平民百姓不能使用这项服务。你可以写信,但是写完信以后,必须找一个信差,老远地帮你把信送去,所以不可能常常写信。如果亲戚住在附近,可以直接去找他,或者是请经过他家的朋友捎个口信儿。因此古代的以色列人他们很少写信,罗马帝国倒是有很多人写信,但是通常是官员,或者是请得起信差的有钱人,当时没有邮递服务。所以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才会写信,写信不会只说一些想念的话,不会去写一些无关痛痒的明信片,一定是有重要或者是严重的事情才

会写信。当然保罗的每一封信都是为了解决棘手的问题。古代的书信通常很短,只用一张莎草纸,而且顶多只有20个字,但是有的时候会多黏一张纸,然后把它捲起来,这样信就可以写长一点。保罗的书信在古代来说算是最长的书信,他的书信平均有1300个字,这是很长的信。想象一下,在一长条的纸张上写信,捲起来一定很可观,他的罗马书多达7114个字,这可以说是古代最长的书信。我们相信保罗很用心在写信,他的书信都有既定的格式,想象一张纸像这样把它捲起来,想当然耳,首先应该要写上寄件者的名字,这不是比较有道理吗?我们为什么都把寄件者的名字放在最后?我有的时候会收到长达20页的信,他们一定以为我闲着没事做,寄件人把名字写在最后,所以读信前得先翻到后面,看看是谁写来的。古时候的人先写寄件者的名字,这样做有道里多了。使徒保罗,耶稣的奴仆,接下来是写地址,所以信差只要稍微打开书卷就够了,如果他想拜读一番,当然也可以,反正首先是姓名和地址。比如:保罗写给以弗所的圣徒,接下来是写问候语,一般书信都会有问候语,再接下来是祝福的话。但是保罗往往就为对方祷告,没有讲一些祈福的话,他会说我为你们这样向神祷告,再接下来保罗就是称赞收信的对象,称赞他们的优点,让他们能够开心地读信。有趣的是,保罗总是尽可能地先称赞对方,然后再谈他想要谈的问题,这是一个不错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你想要批评某一个人,可以先称赞一下对方。启示录中给七个教会的信,是耶稣亲自写的,也是采用相同的模式,先称赞,再批评,这是基督徒应该有的做法,称赞完对方之后,就开始切入信的主题,讲完之后,再做个总结,用一句话为这封信做个总结,然后再给一些问候语,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当时的人大多不会亲笔写信,你应该在图片上看过印度人写信的情形,都是请人代笔。在希腊文化中都是请书记代笔,保罗他并没有亲自执笔,而是口述,请书记写下来,这书记有的时候是西拉,有的时候是别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表示信是口述而非文字,了解吗?新约圣经大多是先口述再书写,想象保罗走来走去,吩咐书记告诉对方这个那个,好像当面跟对方说话,内容确实十分地口语化,没有咬文嚼字,的确十分口语化。我的岳母高龄98岁,她今年过世了,这次她没有撑过,但是她最后写的几封信讲了很多消息,她对每一个人都了若指掌,记性超好,比我们两个都好。她写那些信的语气,就好像当面告诉我们,她的曾孙子女怎么样、怎么样,她有很多曾孙子女。保罗写信就像这样,他是在跟对方说话,而不是在写文章。保罗他写信是因为不能够亲自去拜访,但是这跟当面讲的效果一样,因为他是用口述,走来走去,好像是在跟会众讲话,差别只是写成了书信,写成了书信,变成文字而已。他几乎每一次都会在最后签名,保罗患有眼疾,我们不大清楚实际状况如何,但是他写的字体很大。保罗他在加拉太书最后说,你们看我亲手写的字多大!我们下一次谈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的时候,会发现保罗之所以开始签名,是因为有人仿冒他的签名写信,结果造成了许多伤害。帖撒罗尼迦教会就收过一封仿冒信,所以保罗很小心地说,你们看我亲笔签的名,如果信上没有我的签名,千万别相信是我写的。魔鬼骗人的把戏实在是很多。在新约圣经里保罗写过三种书信,第一种是写给个人的信,腓利门书、提摩太前后书,还有提多书。第二种是专论书信,是写给教会的。我所谓专论是指针对教会的某一个特别情况,教会有某个状况,需要他写信解决,了解吗?所谓专论就是这个意思。第三种是一般书信,像圣诞节收到的那种信,一般书信是什么样的信?通常是印刷的,会详细报告家人的情况,谈到怎么过节等等,这种信是给大家传阅,跟读者没有关系,不是针对读者的情况而写的,内容是一般性的讯息,不管寄到哪里都适用。像教宗偶尔会写这种信,我们称这种信为传阅书信。你寄过圣诞书信给亲友吗?内容都在报告家人的情况,影印很多份寄给大家,宣教士也会这么做,这是一般性的书信。其实这种书信保罗只写过一封,是哪一卷?对,以弗所书,不是罗马书,罗马书是针对罗马教会的某个情况而写的。但是只有以弗所书没有谈到特定的问题,而是谈到基督徒该有的信念和行为,这是很值得读的一卷书信,适用于每一个基督徒。但是专论书信就比较难以解释,也比较难以应用,因为这种书信只能看见单向的沟通而已,我上次谈过这个问题。你有没有听过别人在讲电话,你永远只

能够听见其中一方讲话,你猜得到他们双方在谈些什么吗?如果你听到这个人讲电话的时候说,换作是我,会找律师来解决,你能想象电话那一端的人,他到底在电话里讲了什么吗?什么样的情况呢?是破产吗?是被警察抓了吗?还是被邻居骚扰?无从得知。如果你听到有人讲电话说,我很高兴你完全好了。你心想:什么好了?是受到惊吓吗?是生病吗?是丧亲之痛吗?你不会晓得真相。专论书信就像这样,是针对某一个情况而写的,我们唯一的资讯就只有那封信而已,你必须要猜想那个教会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需要读这封信,了解吗?如果你听到别人在讲电话的时候,来猜猜他们在谈些什么。哈哟,你好。来啦?恭喜你啊!有多重?什么颜色?可别让你太太碰它,你会发现它很耗油,在履带式机械中这算是很快的了,不过你是开在黏土上吧?也许我也应该买一台,再见。他们在讲些什么?牵引机。又多少人猜对了?有多少人一开始以为我在讲婴儿?各位了解我的意思吗?读书信的时候就像这样,随时要猜想对方的情况,哥林多教会怎么了?加拉太教会怎么了?你需要拼凑出一幅画来,要像侦探一样读出字里行间的意思。其实很好玩,你可以知道很多事。比如保罗写了两卷书信给帖撒罗尼迦教会,其中一卷书信的语气热情,另一卷书信的语气却冷谈。为什么一卷那么热情,另一卷却那么冷谈?为什么语气变化这么大?这些都是线索,所以我说读圣经的时候要完整地读完整卷书,你可以跳着读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但你必须整个读完才能了解含意。当然我们也有文化差异的问题,我们和这些书信的背景相隔两千哩和两千年,所以需要费点心思去了解,我们必须要找出其中的原则,然后应用在今天的生活中。比如说我们谈哥林多书的时候,会谈到女人戴帽子的事,保罗这样讲是什么意思?如何应用在今天的生活上?我看在座没有人戴帽子。是男人要戴还是女人要戴?有没有说应该要怎么戴?我们必须把当中的原则应用在生活上。有关保罗和他的书信我最后再提两点:第一,感谢主,新约时代的教会并不完美,这对我们不但是一个鼓励,而且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们都没有问题,今天就没有保罗的书信,正因为哥林多教会充满恩赐,又充满血气,才会有哥林多前书十三章,这爱的诗章,如果不是他们常讲方言,我们不会知道这些真理,所以正因为他们有问题,保罗才不得不写信,而且还占了新约圣经三分之一的篇幅。所以感谢主,新约时代的教会并不完美。但我要分享的最后一点是,世界上没有什么其他宗教会把书信纳入神的启示。各位想想,为什么神要用书信作为他所启示的经文?这是史无前例的一个做法,人们写给人们的书信竟然成了神的话,我们习惯上把圣经中的书信看作理所当然,但其实这是史无前例的,神为什么用书信来向我们传达他的话?保罗当初写这些信的时候,根本没料到将来会纳入圣经。在新约圣经后面的彼得前书,彼得称保罗的书信为圣经。所以早在新约时代就把保罗书信视为圣经,但是保罗根本没料到会这样,神为什么用书信来传达他的话?我相信有两个理由:第一是这让神的话有亲切感,书信给人亲切感,是针对人说的话,神的话是向我们说的,用书信可以亲切地向人传达信息,书信有亲切感,同时也充满感情,有交心的感觉。神要用保罗的书信向我们传达他的话,因为有亲切感,我们如果亲近保罗书信,就是在信仰上亲近神。第二点是神的话非常实际。书信都是在讲实际的事,跟日常生活、需要、婚姻、奴隶、子女、还有工作等等都有关系,这些事都在书信中可以谈到,神要用实际而且又亲切的方式,来向我们传达他的话,好让我们不至于在哲学和神学上钻牛角尖,有太多圣经学者把神学当作学问来研究,他们关在大学课堂的象牙塔里,讨论什么是基督教,所以德伦主教才会提出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那些都是课堂上的产物。神不用授课的方式,而是用书信来传达他的话,是不是很棒?也许你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也是昨天才想到的,我觉得实在很棒。读圣经最妙的一点就是可以不断有新的体会,年老时候的体会跟刚信主的体会一样,又新又美好。我忍不住说:感谢主,你用书信向我们传达真理,书信中的真理又亲切又实际,这正是主你要的,你要一个亲切又实际的信仰,所以你没有给我们教材,新约圣经里没有一篇是保罗讲课的教材,但是却有很多保罗的书信。下一次我们要谈帖撒罗尼迦前后书。


新约圣经纵览:保罗及保罗书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新约圣经纵览:保罗及保罗书信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
× 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开通会员后百万份文档资料免费自由复制和下载,是您最优的选择,赶快来试试吧!

单篇下载:10元 点击下载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