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3、合作学习: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4、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教学模块:是围绕一个主题的完整的教学活动单元。 二、填空题:
1、(连接线、词) 2、(教的、学的) 3、(独自工作、合作工作) 4、(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5、(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6、(发现式、实验式) 7、(视、听) 8、(嗅、触) 9、(知识、方法) 10、(过程、态度) 三、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C 5、C 6、D 四、多项选择题
1、ACDE 2、BCE 3、ABCD 4、ABDE 5、CDE 6、ABCDE 7、ABCDE 8、CDE 9、ABCDE 10、ABCDE
五、简答题
1、简述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 答:(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2)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 (3)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4)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其他成员学会
2、简述科学探究的六大环节
答:(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六、论述题
1、你认为生物教学改革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答:要点:
(1)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完善教学评价手段; (4)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2、探究性教学的难点在哪里? 答:要点:
(1)教师对探究性教学的理解和认可; (2)教师对探究性教学的熟练操作;
45
(3)探究性教学内容的选择; (4)探究性教学与教学时间的矛盾; (5)其它方面。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2、生物标本:是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经过加工处理而保存下来的完整的或部分的生物体形态 3、生物模型:是模拟生物体的结构特点人工制成的实物仿制品。 二、填空题:
1、(感觉、知觉) 2、(真实、具体) 3、(观察、操作) 4、(加工、现成) 5、(横向组合、纵向组合) 6、(优点、缺点) 7、(构造简单、经济实用) 三、单项选择题1、D 2、B 3、A
四、多项选择题1、ABCE 2、ADE 3、DE 4、BC 5、ABCD 6、ABCDE 7、BCD
五、简答题
1、简述直观教学的优势。
答:(1)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形态学实验:是以研究生物体的外部形态为目的的实验。
2、解剖学实验:是解剖动植物体,研究其内部器官、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的实验。 3、生理学实验:是研究动植物体以及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的实验。 4、分类学实验:是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来判断它在分类系统中的位置的实验。
5、验证性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先讲授知识,后组织学生实验,用实验结论来验证已学过的知识的实验。
6、探究性实验: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
7、模仿式实验:指教师一边讲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领,一边示范操作过程,学生边听边看,并模仿教师的示范而进行的实验。
二、填空题:
1、(形态、解剖)2、(生理、分类)3、(认知、情感)4、(注意、兴趣) 5、(学生实验操作、实验小结) 6、(教师、学生)
46
三、单项选择题1、C 2、B 3、B 4、C 5、A 6、C 7、C 四、多项选择题1、ABCDE 2、ACDE 3、ABCE 4、ABCDE 5、ABCD 6、ABC
六、论述题
1、在你校,生物实验课的开设还存在哪些困难或不足?
答:要点:(1)教学经费问题; (2)学生人数多与实验室少的矛盾 (3)课时不够; (4)教师重视不够; (5)其它方面。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2、学习环境:是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和人际交互的组合。 3、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 二、填空题:
1、(有组织、有计划)2、(变化、动态)3、(合理、有序)4、(理念、为学习设计教学)5、(情感态度、价值观)
6、(知识结构、教学目标7、(以教材为中心、学习需求)8、(学业表现情况、依据)9、(因素、教学资源)10、(预测、固守)
三、单项选择题1、C 2、A 3、A 4、C 5、B 6、B 7、C 8、A 9、A 10、D 11、B 12、C 13、B 14、D15、A 16、B 17、C
四、多项选择题1、ABC 2、CDE 3、ABCDE 4、BCD 5、BCD 6、ACD 7、ADE 8、BC 9、ABCDE 10、ABCE
五、简答题
1、简述备课的依据。
答:(1)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2)教学目标的指向; (3)教学对象的需要; (4)教材内容的规定; (5)教学经验的借鉴。 2、学生的学习需要大体有哪几个方面?
答:(1)求知的需要;(2)情感的需要;(3)表达的需要;(4)应用的需要;(5)预期的或未来的需要。
3、简述备学生大体包括的内容。
答:(1)了解学生在接受新学习任务前的预备状况;(2)了解学生对目标状态是否有所涉猎; (3)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 (4)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 4、简述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教材,具体要做的几个方面。
47
答:(1)从整体上领会教材的设计思路; (2)从结构上分析教材的教学主线;
(3)从内容上分析教材的逻辑系统; (4)从学生的学习需要上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5)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因素和育人因素。 5、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因素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1)联系大自然实际; (2)联系日常生活实际; (3)联系农业生产实际; (4)联系自身发育实际; (5)联系社会问题实际。 6、生物教师在备目标时的几点要求是什么?
答:(1)要全面; (2)要明确; (3)要难度适中; (4)要便于检测;(5)要有弹性。 7、对教学时间的设计主要考虑哪几方面。
答:(1)整体时间分配; (2)课时分配; (3)保证学生实际学习时间; (4)增加学生专注学习的时间; (5)防止教学时间的遗失。 六、论述题
1、谈谈你是如何利用课程资源的?
答:要点:(1)广泛搜集文字、图片资料; (2)网上查询; (3)注意积累;4)利用学校、社区、家庭、媒体资源。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实作评价:指使用多种工具或形式,评定学生在实际情景下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
2、诊断性评价:是鉴定学生的学习困难或教学缺失,供调整教学方案参考的一种评价方式。 3、形成性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以及教学的可能缺失,作为调整课程、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依据的一种评价方式。
4、效标参照评价:是指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育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一种评价方式
5、常模参照评价:是指以某一集团的平均状况为基准,来评价被评对象在这个集团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一种评价方式。
二、填空题:
1、(效标参照、常模参照)
四、多项选择题1、BCDE 2、BCDE 3、AE 4、ABCDE 五、简答题
1、简述教学评价的目的。
答:(1)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2)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