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为当前按钮 在此处选择已命名的视图 新建按钮 视图名称栏 定义窗口“单选框” 小指针按钮
五、 点定位辅助工具
位于AutoCAD窗口下方是状态栏,状态栏上有6个点定位辅助工具,分别为:捕捉、栅格、正交、极轴、对象捕捉、捕捉追踪。在绘图工作中,除第一个图元的第一个点可以较任意外,以后所有的点都有相对位置,区别只在于定位所需精度不同。(本节内容教学演示十分重要)
1、 捕捉与栅格
捕捉与栅格是一组配合工具(注意:捕捉与对象捕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在状态栏“捕捉”或“栅格”按钮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弹出如下对
话框: A) B) C) D) E) F)
勾选“启用捕捉”与按下状态栏的“捕捉”按钮或按功能键F9等效。 “捕捉X轴间距”用于修改鼠标移动时在X轴上的增量。 “捕捉Y轴间距”用于修改鼠标移动时在Y轴上的增量。 “角度”用于设置“捕捉”与“栅格”在屏幕上的倾斜角度。
勾选“启用栅格”与按下状态栏的“栅格”按钮或按功能键F7等效。 “栅格X轴间距”“栅格Y轴间距”用于修改栅格点之间的距离。注意:栅格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相对于图形区域),否则会无法显示。
G) “捕捉”与“栅格”最好与“图形区域”配合使用。下面讲解如何设置“图形区域”的大小。
发布命令:格式菜单/图形界限。命令行出现提示:
先用右键快捷菜单选取“OFF”,关闭区域限制,否则绘图时会被局限于这个范围内,“作茧自缚”。击“空格键”重复命令,指定左下角点,再指定右下角点。完成“图形界限”的设置。注意:所设定的范围一定要比图纸大。而且最好要大得多。原因:范围小,绘图时要考
36
虑图元与图纸的相对位置,以免画到图纸外面去,实在是一件很不值得的事情。
2、 正交与极轴
正交与极轴是一对乒乓开关,不能同时使用。经验:在绘图时最好使用极轴少用正交,除非在绝大部分图元都是正交方向作图。
正交:限制鼠标只能在垂直与水平方向移动。 极轴:好处多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 可用任意角度作图
B) 在设定的“角增量”的整数倍时会出现“极轴追踪线”,可以替代“正交”使用。 C) 在绘图过程中可以看到当前角度与相对上一点的位置参数。 D) 在绘制斜线时,可以有相对角度。 E) 在绘图时,可以在不中断当前命令的情况下,进行极轴参数的修改。
以下对极轴参数进行讲解:
在状态栏的“极轴”按钮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弹出如下对话框:
A)“增量角”可选择或输入增量角的数值,绘图时,到达增量角的整数倍时会出现“极轴追踪线”,
方便确定精确角度。 B)“附加角”:在不干扰“增量角”的情况下,新建“附加角”,可用来精确精确的、比较不常用的角度。 C)“对象捕捉追踪设置”用来定义追踪时只在水平与垂直方向追踪、或在所有增量角的整数倍进行追踪。 D)“极轴角测量”,用来定义测量角度是相对角度或是绝对角度。 经验:1)“增量角”在正常情况下设为90,方便在正交方向绘图。
2)在绘制非正交图形时,修改“增量角”为所需值,画完之后及时修改为90。 3)非特殊需要时,保持“对象捕捉追踪设置”与“极轴角测量”为默认设置。 4)若是偶尔使用非正交角度时,不要修改“增量角”,直接在“附加角”中新建所需的附加
角。用完之后及时删除。
5)批量非正交绘图时,不要在此设置,最好用“UCS”用户坐标系(看教学演示,不作重点
37
要求),或在正交方向画好后用旋转、移动达到同样的效果。
3、对象捕捉与对象追踪
1) 隐含捕捉:在状态栏的“对象捕捉”或“对象追踪”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特殊点捕捉设置,这样的设置的捕捉为“隐含捕捉”。 在绘图过程中,需要特殊点时,按住Crtl键(或Shift)并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相应的捕捉方式,这样的设置的捕捉为“指定捕捉”。
A) 端点:图元的端点,一个图元有两个。 B) 中点:图元的中点,一个图元有一个。 C) 圆心:圆、圆弧、椭圆、椭圆弧的中心点。
D) 节点:用“点Point”命令所画的点、标注尺寸线的起点。
E) 象限点:圆、圆弧在正交方向的点,椭圆、椭圆弧与长短轴相交位置的点。如图,蓝色夹 点处为象限点(中心点除外)。 F) 交点:两图元相交位置的点。
G) 延伸:开环图元顺势延伸部分上所有的点。 H) 插入点:图块创建、插入时的定位点。 I) 垂足:两图元垂直相交位置的点。 J) 切点:两相切图元的相交位置的。 K) 最近点:图元上的点(非特殊点)。
L) 外观交点:两图元不相交,但延长之后相交。延长之后相交的点即为“外观交点”。 M) 平行:过已知直线外的点,作和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时,设定平行参考的临时点。
如图: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