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 被囊细胞(卫星细胞)
4.尼氏体:P73
分布在神经元核周体和树突内, 光镜下呈嗜碱性颗粒或虎斑状,
电镜下由许多发达的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其间的游离核糖体组成,
功能是合成神经递质、神经分泌物和神经元的结构蛋白。 5.突触:P74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
17
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它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和进行生理活动的关键性结构。
分类:化学性突触:以神经递质(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的 媒介;
电突触:缝隙连接:通过缝隙连接直接传递电信息
第九章
1、神经节 P88、P89
神经由周围神经系统中许多走向一致的神经纤维与其周围的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共同构成,分布于全身各组织或器官内。结构上,多数神经同时含有有髓和无髓两种神经纤维,若干神经纤维集合成神经纤维束,许多粗细不等的神经束聚合成一根神经。一条神经内可只含感觉神经纤维或运动神经纤维,但大多数神经为同时含有运动、感觉和植物性神经纤维的混合神经。
18
2、神经末梢的分类 P77
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冷、热、疼痛和轻触的刺激
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
1 触觉小体:感受触觉
2 环层小体:感受压力、震动
有被囊神经末梢 觉和张力觉
3 肌 梭: 本体感受器
3、脊髓中灰质的结构特点 P83
运动神经末梢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呈蝴蝶形,居中,含形状、大小、功能各异的神经元(均为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由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神经胶质细胞及毛细血管等构成,其中胞体主要分布在灰质的两翼,大多数为多极神经元。 a.灰质: 蝴蝶型,居中,含大小、形状、功能各异的神经元 腹角:躯体运动神经元
背角:接受感觉神经元轴突传入的神经冲动
19
侧角:内脏运动神经元
b.白质:位于周边,含上下行固有传导束
4.小脑大脑的皮质可分为哪几层? P84-85
小脑:分子层,浦肯野细胞层,颗粒层。(3层,由外到内。) 大脑:分子层,外颗粒层,外椎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多形细胞层(6层,由浅到深。)
第十章
1、心壁的组织结构特点是什么?如何区分心内膜和心外膜?
P92
心内皮:单层扁平上皮,与血管内皮相连 心内膜 内皮下层:疏松结缔组织,有少许平滑肌
心内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血管和神经,在 心室处还含蒲肯野纤维,含心脏传导系分支
心肌膜:厚,由心肌纤维(内含大量线粒体)构成
心外膜:心包膜脏层
区别:心内膜,从内到外可分为三层,分别是心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心内膜向心腔内突出,形成皱褶,称心瓣膜
心外膜:属心包膜的脏层为浆膜,表面是间皮,间皮下是薄层结缔组织,内含
疏松结缔组织:含脂肪细胞含血管、神经 间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