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组织胚胎复习(老师标注上) - 图文

2025/5/5 6:28:11

第一章

1. 组织学和胚胎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组织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细胞学,基本组织学、系统组织学三部分。胚胎学内容包括胚胎早期发育和各器官系统发育两个时期。

2. 四大基本组织是什么?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

3. 石蜡切片技术的过程是什么?

取材 固定 脱水(70%、80%、95%、100%酒精)

透明(二甲苯和苯) 浸蜡 包埋 修整 蜡块 切片 展片 贴片 烘干 染色 封固

4. 什么是HE,结果是什么?

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简称HE,苏木精可以将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和细胞质内的核糖体等染成蓝紫色,伊红可将多数细胞的胞质染成粉红色。

5. 亲银性和嗜银性、嗜酸性、嗜碱性、异染性?

亲银性:动物体内有些结构经硝酸银染色后可使硝酸银还原,形成棕黑色的银

粒附着在组织结构上,这种特性叫亲银性。

嗜银性:有的结构不能使硝酸银还原,需要加还原剂使其还原,这种特性嗜银

性。

嗜酸性:组织和细胞成分对酸性染料(如伊红)的亲和性。 异染性:有的细胞和组织,用某些碱性染料染色时,其染色结果与染料的原有不

同,这种颜色的变异性叫异染性。

嗜碱性:组织和细胞成分对碱性染料(如伊红)的亲和性

6. 显微镜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的基本技术. 电子显微镜:是以电子发射器(电子枪)代替光源,以电子束代替光线,以电磁透镜代替光学透镜,最后将放大 的物象投到荧光屏上。

1

第二章

1.简述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磷脂 脂质双分子层(膜脂) 糖脂

结构 胆固醇 蛋白质分子 膜周边蛋白 膜内在蛋白

主要功能:1、作为界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传递。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有序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6、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2.掌握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内质网的结构及其功能:

线粒体 结构 双层膜形成的囊状细胞器,其结构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内室四个部分。 由一些平行排列的扁膜囊及其周围大小不等的囊泡组成 功能 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 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行蛋白质加工,修饰,浓缩和运输。被喻为细胞内加工器 由单层膜包裹的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清除细胞内的外源性异的囊泡状细胞器 物及内源性残留物,以保护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被喻为细胞内消化器 由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与蛋白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组成 细胞器,其唯一的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由氨基酸合成多肽链 是由封闭的膜系统及其围成的腔形成粗面内质网:主要功能相互沟通的网状结构 是合成与修饰分泌型蛋白质和多种膜蛋白,被喻为细胞内的合成器 滑面内质网: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2

高尔基体 溶酶体 核糖体 内质网

3.根据细胞分裂的特点,细胞可分为几种?

可分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3种:

无丝分裂:一般原核细胞常见,是最简单的分裂方式。细胞体积增大,合计和

人形成哑铃状,中部断裂,胞质溢缩,最后形成两个子细胞。无纺锤体的形成。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常见的分裂方式;可分为间、前、中、后、末期。 间期:DNA复制,以及有关蛋白质合成。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染色体。 中期:染色体数目清晰,整齐分布在赤道板。

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均匀分布在细胞两极。

末期: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重新开始分裂。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细胞分裂

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4.简述周期路线:

G1期:为DNA合成前期,又称第一间隙期。此期,细胞一方面合成细胞所需

结构蛋白和酶蛋白,同时为DNA复制准备必要的条件。当上述活动基本完成,在细胞质内某种调节因子作用下,细胞越过G1期末端“R点”,进入S期。R点是细胞周期运转的一个阈值点。

S期:为DNA合成期,同时继续进行蛋白质合成,特别是M期所需要的微管蛋

白。S期持续时间比较恒定,为7~8h。

G2期:为DNA合成后期,又称第二间隙期,此时期为细胞分裂准备条件。G2期

持续的时间较短,平均1~数小时。

M期:为有丝分裂期。不同种类的细胞,其细胞周期的运行情况不同。

5.M期可以人为的分成几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前期:细胞外形变圆;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 染色单体;两对中心粒彼此分离,两极之间在靠近核膜形成初步的纺锤 体;核纤层瓦解,核膜崩溃,核仁消失(膜仁消失现两体)

中期:纺锤体牵拉,使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着丝粒的分离和两侧微观的牵拉,使染色体向两极运动(点裂体增均两 极)

末期:染色体平均的分到两极;形成核膜,核纤层和核孔复合体重组;染色体去螺旋化,变成染色质;核仁重新出现(两消两现重开始)

3

6.细胞骨架、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细胞周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细胞由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历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期和分裂间期。

细胞凋亡:动物的大多数细胞在发育的一定阶段出现正常的自然死亡,称为细胞程序死亡,又称为细胞凋亡。

第三章

1.上皮组织的共同特点:

答:一共五点:(1)细胞成分多、排列紧密、间质成分少,主要起连接作用。 (2) 大多数细胞有明显的极性。

(3) 上皮组织中一般无血管和淋巴管,细胞所需营养物质依靠 深层结缔组织中的血管通过渗透而供给。

(4) 上皮组织内神经末梢较为丰富,能感受各种刺激。

(5)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感觉和排泄等功能,但 由于其结构和分布部位不同,生理功能各有侧重。

2.简述被覆上皮的类型有哪些?

单层上皮包括: ①单层扁平上皮:又分为内皮和间皮,内皮分布在心血管、淋

巴管内表面,间皮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

②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腺体、肾小管等。

③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胃、肠道和子宫腔面。 ④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道内表面。

复层上皮包括:①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皮肤〔角化的〕、口腔、食道、阴道 内表面〔非角化的〕。

②复层柱状上皮:分布在眼睑结膜。

③变移上皮:分布在泌尿管道、膀胱内表面。

3.掌握各种上皮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分布? 单层:

(一) 单层扁平上皮

1.形态结构:为一层扁平的细胞,细胞的边缘呈锯齿状。

细胞体:呈扁平不规则形或多边形、边缘呈锯齿状互相嵌合。 细胞核:扁椭圆形,居中,并且凸向腔内; 细胞质:十分少,在细胞核处略多。

4


期末组织胚胎复习(老师标注上)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期末组织胚胎复习(老师标注上) - 图文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
× 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开通会员后百万份文档资料免费自由复制和下载,是您最优的选择,赶快来试试吧!

单篇下载:10元 点击下载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