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部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内容
本工程名称为xx院内硬化工程,其中包括警卫室土建及采暖给排水工程、旗杆工程、大门工程、铁艺栏杆工程、后围墙及零星工程、电气工程、院内道路工程、院内管道工程、园林古建及绿化工程。道路结构形式为30厘米厚砂砾、20厘米厚二灰碎石基层,6厘米厚黑色碎石层,4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排水管线为D400等排水管。
2、工期
由于本工程特殊性及招标文件要求,决定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4月21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1年7月21日。
3、质量要求 依据下列标准: 《设计图纸》
《xx院内硬化工程》招标文件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0-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进行组织施工及验收,并严格按照上述标准合格质量要求进行操作,保证该工程为合格工程。
二、 施工准备 (一)组织准备
1、选派具有多年管理经验和施工经验的人员成立一个项目部。 2、组织工人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安全知识。
3、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标准。 (二)技术准备
1、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组织现场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地上障碍物和地下障碍物等方面的情况。 (三)现场准备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当位置搭设临时设施。 2、对规划部门给出的路中线、水准点,在路外设栓点并作好标志。
三、施工部署
1、本工程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工程的施工方法。 2、工期安排
施工准备1天,土建工程(含室内采暖、给排水、电气工程)工期30天,道路、排水工程工期45天,绿化古建工程14天,收尾1天,室外电气等其它工程穿插进行。总工期控制在92天。
四、主要分项分部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 1.1测量依据
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坐标点与水准控制原点进行引测。根据设计要求及设计图纸规定的道路工程坐标点,进行测量放样的坐标计算。
以招标文件及图纸技术规程的要求以及关于测量工程的规范规定作为本工程的测量精度标准。
1.2轴线及高程测量控制网的平面布置
在工程两侧沿线每间隔150m布置一个测量控制网点,轴线定位(坐标)点与高程测量控制点合用。控制点沿工程中心线两侧交错间隔布置,形成多个封闭三角形控制体系。控制点采用不锈钢钢钎预埋在混凝土墩中,标明点位号、坐标点及高程数据。混凝土墩埋入土中至少0.8m,保证过程中不松动、位移。不用时,钢钎用铁盒盖严进行保护。
控制点间距宜在300m以内,空导点处设置角铁支架,做为仪器的固定式脚架(高度同仪器脚架),同时,在角铁支架拧上标杆后可以做为方向后视点。
在接管工地以后应立即对永久性标桩进行检查,并将遗失的标桩在14天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的测量必须编制专门的测量施工组织设计。
1.3平面控制方法
1.3.1首先,采用TC1700全站仪对业主提供的坐标基桩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结果呈送业主、监理和设计,以便确定基桩的可靠性。如果复测后需要调整,必须将调整值书面报业主和监理,获得正式批准后方可使用。
1.3.2在对基桩复测的基础上,在工程稳定、可靠、通视良好的位置加设三角网加密桩,确保施工测量的精度。
1.3.3根据设计中心线要素,用普通经纬仪测量复测中心线和工程结构控制桩的相对位置;采用“极坐标法”(仪器:TC1700全站仪)投设道路中心点(线)的坐标及测量控制桩。投点、放样时,必须有两个控制点作为后视点。
1.4高程控制
1.4.1首先,采用NA2水准仪对业主提供的标高水准原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结果呈送业主、监理和设计,以便确定基桩的可靠性。如果复测后需要调整,必须将调整值书面报业主和监理,获得正式批准后方可使用。
1.4.2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原点,按照设计规范加密引测临时水准控制基准点(部分与轴线控制点合用),标高测量遵守设计要求及规范的规定,引测结果必须记录在案。
1.4.3临时水准控制点的设立,对利用轴线控制点的水准控制点,先进行复测闭合(每个点必须经过两个以上永久水准点的校核),经监理认可后再进行加密。
1.4.4考虑季节变化及环境的影响,工程两侧的高程基准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