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考试说明]
知识内容 (1)物质的分类方法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4)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5)固、液、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 (6)胶体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胶体[学生用书P1]
1.物质的组成
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考试要求 b c b b a a
2.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
(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 1 -
3.分散系及分类
(1)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
(2)三种分散系的性质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分散系外观 溶液 <1 nm 均一、稳定、透明 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无丁达尔现象 食盐水、纯碱溶液 胶体 1~100 nm 浊液 >100 nm 均一、较稳定、透明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有丁达尔现象 牛奶、豆浆 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无丁达尔现象 泥水 性质 举例 4.胶体考查的四个切入点
(1)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1~100 nm)。
(2)胶体的物理性质:①丁达尔效应;②电泳现象;③介稳性;④布朗运动;⑤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
(3)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在Fe(OH)3 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的数目。
(4)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题组一 物质的分类
1.(2019·浙江4月选考,T1)下列属于碱的是( ) A.C2H5OH C.Ca(OH)2 答案:C
- 2 -
3+
B.Na2CO3 D.Cu2(OH)2CO3
2.(2018·浙江11月选考,T1)下列属于碱的是( ) A.CO2 C.Mg(OH)2
B.H2SO4 D.NaCl
解析:选C。A.CO2 属于氧化物;B.H2SO4 属于酸;C.Mg(OH)2属于碱;D.NaCl属于盐。 3.(2018·浙江4月选考,T1)下列属于酸的是( ) A.HNO3 C.CO2 答案:A
4.(2017·浙江11月选考,T1)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Na2O C.HClO 答案:A
5.(2017·浙江11月选考,T4)下列分散系属于悬浊液的是( ) A.牛奶 C.泥浆水 答案:C
6.(2017·浙江4月选考,T1)下列属于盐的是( ) A.NaCl C.HNO3 答案:A
7.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选A。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B项错误;HClO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葡萄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8.(2019·浙江四地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NO2、N2O5、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B.铝热剂、水玻璃、漂白粉均为混合物 C.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解、电泳、电离
D.石墨、盐酸、亚硫酸分别为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解析:选B。NO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酸性氧化物的定义,A项错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铝热剂是铝粉
- 3 -
B.CaCO3 D.NaOH
B.Ca(OH)2 D.K2CO3
B.蔗糖溶液 D.氢氧化铁胶体
B.KOH D.CO2
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B项正确;电解、电泳需通电,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发进行产生自由离子的一种过程,不需要通电,C项错误;石墨和盐酸都不是电解质,电解质是化合物,D项错误。
9.(2019·宁波五校联考)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B.SiO2既能与NaOH 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是一种两性氧化物 C.CO2 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CO2 是电解质
D.H2SO4、NaOH、K2CO3 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它们均为离子化合物
解析:选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A项正确;SiO2与氢氟酸反应并不是生成盐和水,所以SiO2不是一种两性氧化物,B项错误;CO2 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由于CO2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电离产生离子,所以CO2不是电解质,C项错误;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 (如H2SO4)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D项错误。
(1)纯净物误认为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误认为盐酸、水玻璃等是纯净物(2)氧化物误认为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误认为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误认为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酸性氧化物
(3)胶体将胶体的本质与胶体的性质混淆误认为胶体带电荷 题组二 胶体的性质 1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可以制备Fe(OH)3胶体。( ) (2)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3)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
(4)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 (5)H、K、S、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 )
(6)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H2O===Al(OH)3↓+3H。( )
(7)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原理是加热促进了Fe水解。( ) (8)将0.2 mol·L 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然后继续加热并不断搅拌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
(9)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 (10)处理废水时可加入明矾作为混凝剂,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 (11)“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4 -
-1
3+
3+
+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