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头养猪场可研报告

2025/5/4 23:51:19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猪粮稳天下”。养猪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它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全局。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城乡居民的主要副食品。我国既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的消费大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左右。2007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猪肉市场供应一度吃紧,为发展生猪生产带来巨大压力。为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稳定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08年,我国政府将生猪生产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菜篮子”产品生产,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鼓励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生猪生产、流通、消费和市场调控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尽快促进生猪生产。

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主要责任在地方人民政府。漯河是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作为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对生猪价格的波动、生猪生产和猪肉安全问题尤其关注。如何有效抑制猪肉价格周期性非正常波动,走出生猪市场“暴涨之后是暴跌,暴跌之后又暴涨”的恶性循环,确保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等,成为当前漯河市的当务之急。根据当前生猪市场发展形势,结合漯河实际,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行政领导)负责制的各项要求,漯河市继续深入实施双

4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汇产业化工程,加大对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的扶持力度,大力加强本地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加快漯河市现代畜牧业发展,以确保必要的生猪应急调控能力。2008年,市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双汇产业化建设,该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支持方式,对通过验收合格的新建养殖小区(场)进行扶持奖励。其中,建设设计生产能力达到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的养猪场, 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江河华雪有限公司作为当地一家民营养猪企业的典范、“河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企业,在提高生猪良种化水平和生产性能,提高当地生猪发展的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均做出了突出贡献。面对当前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机遇,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不断向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生猪产品,江河华雪有限公司积极履行企业应尽之责,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响应号召、紧抓机遇,实施10万吨生猪养殖扩建项目。该项目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建设的。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的实施符合河南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发展要求

河南省是一个拥有近7000万农村人口的农业大省,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根据《河南省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基本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畜牧业作为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强,在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角色。因此,河南省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步伐,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提高畜产品附加值。该项目实施后,将带动项目区及周边现代化畜牧养殖,加快推进漯河市乃至河南省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

2.2.2项目的实施是漯河市加快发展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漯河市作为河南重要的畜禽养殖基地,畜禽养殖业已成为漯河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时期,是漯河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畜牧业加快量的扩张、质的提高的黄金机遇期。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河南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战略要求,为把漯河市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十一五”期间,漯河市把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产业,加大对畜牧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培育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食品工业,逐步把漯河建成全国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中国食品名城”。

根据《河南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漯河市继续深入实施“双汇产业化工程”,全面启动畜牧业“百区千场万户”计划,发展规模养殖,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将新培育畜禽养殖小区100个、规模养殖场1000个、畜禽养殖专业户10000户。通过“百区千场万户”计划的实施,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

6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动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畜牧业比较效益高的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格局,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该项目实施后,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有力的推动了漯河市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漯河市食品工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2.2.3项目实施后能够吸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畜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性的畜禽生产、加工、营销,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劳动强度高、劳动力容量大,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大量吸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据测算,畜牧业每实现1亿元的畜牧业产值可以吸纳转移2000-3000个农村劳动力。如果到2020年,河南省畜牧业实现产值达到2000亿元,畜牧业可吸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600万人;每创造1亿元畜产品加工业产值可以吸纳转移1500个左右的就业机会。

到2020年,河南省畜产品加工业产值预计达4000亿元,畜牧业可吸纳转移600万左右的劳动力。项目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区,广大农民具有传统的养殖习惯。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项目区及周边畜牧业发展,从而能够有效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创效,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7


10万头养猪场可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10万头养猪场可研报告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
× 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开通会员后百万份文档资料免费自由复制和下载,是您最优的选择,赶快来试试吧!

单篇下载:10元 点击下载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