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基因。
五、1、基因拼接技术 DNA重组技术 定向 2、基因重组
3、目的基因 运载体 导入 检测与表达 【思考】目的基因
4.(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2)DNA连接酶 磷酸二酯键
(3)运载体 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思考】氢键
5、(1)强 远缘杂交不亲和
[练一练5]C 解析:基因操作的工具酶有限制酶、连接酶;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运载体是基因的运输工具,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基因工程的结果是让目的基因完成表达,生产出目的基因的产物;选择受体细胞的重要条件就是能够快速繁殖。 六、
1、基因工程 优良品质 抗逆性 2、高质量、低成本 3、有毒有害 预习检测: 1、C 2、B 3、C 4、D
课内案探究 第一课时
考点一、杂交育种 【典例1】
⑴红色正常 黄色多棱 (2)3/16 1/16 (3)语言描述 :
第一年:选用红色正常和黄色多棱杂交得到种子F1. 第二年:将种子F1种植,自交得种子F2。
第三年:将种子F2种植,自交后选择红色多棱的果实,保存种子F3。 第四年:将种子F2种植自交选择红色多棱的果实,保存种子F4。
·17·
F3:RR-ff RRff rrff 红色多棱 红色多棱 黄色多棱 5︰2︰1 【思维拓展】
1、两年 三年 四年 将F2种子种植,自交,得到的红色多棱果实的种子分株保存,单独种植,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纯种。 2、不能 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典例2】
(1)①第一步:让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进行杂交
②第二步:杂交后代F1进行自由交配得F2,从F2中选出黑色长毛兔
③第三步:用F2中黑色长毛兔与褐色长毛兔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黑色长毛兔为纯合子。
(2)BBee Bbee
1/3 2/3
【归纳点拨】 (1)基因重组
(2)F1自交得F2 性状分离 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 测交 (3)从F2出现性状分离,能够出现所需的类型 【变式训练1】B
考点二 诱变育种的分析 【典例3】
(1)各种宇宙射线和失重 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 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并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工作量大,有利变异少
【思维拓展】要求:(1)足量 (2)处于萌发状态
理由:突变是低频的,多害少利的,复制时容易发生突变 【归纳点拨】 (1)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新的性状
【变式训练2】C 解析:只有诱变育种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可以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应该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种周期短,能够加快育种的进程,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应该是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考点三、单倍体育种 【典例4】A 【思维拓展】
1、单倍体幼苗 正常幼苗或萌发的种子
2、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细胞分裂前期 3、基因突变 4、无性生殖 【归纳点拨】
1、单倍体 用秋水仙素处理 选择所需类型
·18·
2、2
【变式训练3】C [当堂检测]B 【课堂小结】
(1)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多倍体育种 (2)花药离体培养
(3)单倍体幼苗 正常幼苗或萌发的种子 (4)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5)诱变育种 产生新基因,出现新性状(6)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诱变育种
课内探究案 第二课时
考点四、多倍体育种 【典例1】
⑴23 Y 染色体变异 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⑵
[归纳总结]
1、染色体变异
2、用秋水仙素处理(1)4N=4a(2)a+b 4N=2a+2b 3、操作简单,所获得个体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加 4、很难在动物中展开 【变式训练1】
(1)秋水仙素 多倍体育种 GGgRRrEee 绿皮红瓤无籽 (2)生长素 未开花时 未受粉的雌蕊 (3)有丝分裂中期 66 考点五 基因工程育种 【典例2】D
[归纳总结]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变式训练2】
(1)限制酶 碱基互补配对 (2)3/4
(3)叶绿体中的基因只能随着卵细胞遗传给后代,不能随精子遗传给后代
解析:⑴基因工程中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然后通过碱
·19·
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在一起,构成基因表达载体⑵因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看作是杂合子,可以假设基因型为A0,则通过杂交可以产生AA:AO:OO=1:2:1,则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3/4⑶将目的基因导人叶绿体DNA中,则目的基因就与叶绿体绑在一起,随叶绿体的遗传而遗传给后代,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不会通过花粉传递给后代。 【变式训练3】
(1)草鱼生长激素基因 (2)染色体联会紊乱
(3)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目的性强 培育周期短
考点六 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典例3】
(1)杂交 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花药的离体培养
(3)基因突变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萌发的种子分裂旺盛,在进行DNA复制过程中易发生基因突变 (4)秋水仙素 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5)基因工程 脱分化 (6)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归纳点拨]
(1)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新变异类型 (2)操作简单 (3)能克服生殖隔离 (4)目的性强 (5)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变式训练4】
(1)自交 2/3 (2)Ⅱ
(3)C 基因突变率低,且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4)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 100%
解析:(1)F1的基因型为TtRr,矮杆抗病的植株基因型为ttR_,为了获得该种植株,只需F1自交即可,F2中矮杆抗病植株中有两种基因型为ttRR,ttRr,其中ttRR的比例为1/4×1/4=1/16,ttRr的比例为1/4×1/2=1/8,所以总的比例为3/16,不稳定遗传的即为杂合子为(1/8)/(3/16)=2/3。 (2)I、III为二倍体,而II为单倍体,单倍体高度不育,因此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
(3)C中γ射线诱导的是基因突变,具有频率低、不定向的特点,因此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新品种 (4)经过花药离体培养,II成为了单倍体,因此要使其可育应该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基因型为tR,诱导后成为ttRR为纯合子因此均能稳定遗传
[课堂小结](1)单倍体育种 (2)多倍体育种 (3)诱变育种 (4)基因突变 (5)杂交育种 (6)诱变育种 (7)诱变育种 (8)多倍体育种 (9)诱变育种
课后拓展案
1、B 2、B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