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31《完璧归赵》练习(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l,给加点的字注音 (1)使人遗(wai)赵王书
(2)臣语(yù)曰,臣尝从大王与燕(yān)王会境上。 (3)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fǒu) (4)璧有瑕(xiá) (5)见臣列观(guān) (6)相如持其壁睨(nì)柱 (7)舍相如广成传(zhuàn)舍 (8)故令人持璧归,间(jiàn)至赵矣
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 (1)相如奉璧奏秦王。(奉通捧) (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 (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
(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 3.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负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②秦贪,负其强。凭借,依仗 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⑤负重泅渡。背着 (2)以
①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凭,靠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表示目的的连词 ④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因为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 (3)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接待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扯 (4)幸
①而君幸于王。宠爱,宠幸 ②则幸得脱矣。幸而,侥幸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1)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整无缺。
(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形容词用为动词,逼迫。 (3)(舍)相如广成传舍。 名词用做动词,安排住宿。
(4)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衣,名词用做动词,穿。怀,名词用做动词,怀揣。
(5)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归,使动用法。使??回去。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两个单音词,并说说这两个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所构成的双音词的意义。 (1)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答:势,形势;必,一定。现代汉语中是副词,意思是根据形势推测必然会怎样。
(2)璧有瑕,请(指示)王。
答:指,指出;示,给??看。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指导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
(3)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答:因,由此,趁此;而,表示承接的连词。现代汉语中在因果关系的复句中表示结果。
6.文言文中有一些比较常见的句式,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说说下列句子分别属于哪一种句式,并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蔺相如者,赵人也。
——判断句。蔺相如,是赵国人。 (2)(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判断句。蔺相如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3)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被动句、省略句。想把(和氏璧)送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
可能得到,会白白地受骗。 (4)求人可使报秦者。
——定语后置句。要找一个可以叫他去回复秦国的人。 (5)君何以知燕王?
——宾语前置句。您凭什么了解燕王呢? (6)今君乃亡赵走燕。
——省略句。如今您从赵国逃跑到燕国。 (7)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省略句。秦王十分高兴,把(和氏壁)传给妃嫔及侍从看。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省略句。我真害怕被大王您欺骗,从而辜负了赵国。 7.填空。
(1)《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史记》有很高的文学成就,鲁迅曾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课文理解
1.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受命使秦的?
答:赵国在是否给秦国和氏璧的问题上进退两难,“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的情况下。
2.“完璧归赵”的故事包括哪三个阶段?其中,出使秦国后,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