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练习题

2025/7/14 21:46:05

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C )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0.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C )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11.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D )

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1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D )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1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 )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C )

A.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

15.资本的周转速度和( B )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16.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17.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D )

A.原料 B.燃料 C.辅助材料 D.机器、设备 18.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B )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 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 19.利润本质上是( D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20.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

17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21.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利润 D.利息

22.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 C )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二、多项选择题:

1.商品的二因素是( A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AD )

A.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B.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C.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有用性 3.商品的价值是( ABD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 4.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BD ) A.资本循环 B.资本积聚 C.资本周转 D.资本集中 5.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AC )

A.具体劳动 B.社会劳动 C.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

6.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AB )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7.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BC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固定资本 8.资本主义的利润率( )

A.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可变资本的比率 B.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C.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D.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9.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BC )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D.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18

10、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指的是( )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1.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 ) A.成本 B.工资 C.利润 D.利息

12.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AB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13.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主要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BD )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5.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 )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16.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 )

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D.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 三、辨析题

1、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2、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四、材料分析题:

1、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为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敢收了。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

19

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就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2、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

[材料1]“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和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他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不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变成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活,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请回答:

(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 (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垄断的形成是( A )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生产资本输出的结果 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2.垄断利润是( D )

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

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的垄断价格是成本价格加( C )构成的 A.商品价值 B.平均利润 C.垄断利润 D.生产费用 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C )

20


马哲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马哲练习题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
× 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开通会员后百万份文档资料免费自由复制和下载,是您最优的选择,赶快来试试吧!

单篇下载:10元 点击下载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