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水滴入NaBr溶液中______ _;
氯水滴入KI溶液中_______ ; 还可和许多还原性物质反应。
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________ , SO2气体通入氯水中_______ ;
第三节 硫及硫的化合物 硫及硫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⑨H2S②①S⑧③SO2④⑥CuSO3⑦C⑤H2SO4硫:
硫是淡黄色色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其化学方程式为:
S?O2点燃SO2。硫蒸气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为:S?H2△H2S。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和水作用:SO2?H2OH2SO3,此反应属于可逆反应。所谓
可逆反应指的是:在相同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的一类反应。H2SO3是弱酸,酸性比碳酸强。
5
②和碱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③和碱性氧化物反应::SO2?2Na2O?Na2SO3、SO2?CaO?CaSO3。 ④具有极弱的氧化性:和H2S:SO2?2H2S?3S?2H2O,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比____。 ⑤具有极强的还原性:
SO2通入溴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SO2?Br2?H2O?H2SO4?2HBr。
SO2与O2制取S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SO2?O2催化剂△ ⑥2SO3。
漂白性:SO2通入品红溶液,现象品红褪色,然后稍稍加热,恢复到原来的红色。
二氧化硫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了CO2,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
三、SO3:无色液体。极易和水反应形成硫酸,方程式为
H2O?SO3?H2SO4。
四、硫酸 1.稀硫酸 ①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稀硫酸中主要存在
2?4H?、SO42?。
②具有酸的通性。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溶液变蓝;b.和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硫酸盐和放出H2;
6
c.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硫酸盐和水; d.和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硫酸盐和水; e.和某些盐反应生成对应的硫酸盐和水。
2.浓硫酸 浓硫酸中由于水量极少,所以硫酸主要以H2SO4分子形式存在,它主要具有如下性质:
①不挥发性。沸点高,可用浓硫酸来制备一些挥发性酸。如:浓硫酸和NaCl固体反应:H2SO4?NaCl?HCl?NaHSO4,这是实验室制备HCl的方法。 ②强酸性 ③吸水性。右图是实验室用于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实验装置,试回答有关问题:
A.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看到装置右边集气瓶中的有色布条褪色。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装置左边集气瓶中的有色布条不褪色。 B.该装置左右均设计了氢氧化钠的吸收装置,这是为什么?氯气有毒,吸收氯气,防止污染。
④脱水性。蔗糖遇浓硫酸的现象是:蔗糖变膨松,变黑(被碳化)。 ⑤强氧化性。
(ⅰ)和不活泼金属Cu反应的方程式:
7
2H2SO4?Cu△CuSO4?SO↑2?2H2O。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
______。稀硫酸和铜能反应吗?________。 (ⅱ)和活泼金属能反应,但产生的是SO2而不是H2。 (ⅲ)钝化:常温下,Fe和Al在浓硫酸中表面会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里面金属继续被氧化,这个现象叫钝化。所以浓硫酸可盛装在铁制或铝制容器中。
(ⅳ)和非金属C反应的方程式:2H2SO4?C△CO↑2?2SO↑2?2H2O。氧化剂是___,还原剂是___。要证明此反应中确有SO2生成,可把产生的气体通过品红溶液,若溶液颜色褪色,证明确有SO2生成。若要证明有CO2产生,必须先把气体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再通入品红溶液,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说明存在的现象是品红不退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第四节 氮及其化合物 一、N2、NO和NO2
1.N2: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不和氧气发生反应,但在雷雨天或者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2?O2闪电或高温2NO。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下可合成氨气,这是合成氨的原理,化学方程式为:
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还原剂是__。
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后能得到2molNH3吗?_,为什么? 2.NO:无色的气体,有毒,极易和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