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教育 试卷 习题 文档 D.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苯乙酸是生长素类似物 15.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要促进种子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种子 B.若要促使植物茎秆伸长,可施加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C.植物向光生长与单侧光改变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D.外源各种植物激素的施加都要控制用量,因为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均具有两重性 16.研究人员将一批大小和生理状态均相似的豌豆植株平均分成甲、乙、丙、丁、戊五组, 每
组的操作及侧芽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mm)。据表中信息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体内各种激素都对豌豆侧芽的生长有调节作用 B.分析甲组与丁组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C.分析丁组和戊组可知,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D.分析甲组、丙组和丁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
17.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选择实验材料,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材料最好选择多年生的植物枝条 B.预实验的NAA浓度设置范围应较大 C.正式实验时空白对照的设置是必需的 D.实验时应去除枝条上的芽控制无关变量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②所有生态系统必须有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才能维持其稳定
③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5 -
精品 教育 试卷 习题 文档 ④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⑤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⑥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19.森林被砍伐殆尽后,经历较长时间仍可恢复成森林。关于这一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初期,群落生产量大于呼吸量,有机物质不断积累
B.中期,物种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逐渐趋向复杂,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加强 C.后期,群落的有机物收支接近平衡,这是群落达到顶级的重要特征 D.这一演替过程中能量循环更加开放,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加快
20.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
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
生殖或死亡数量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由图甲可知,为实现可持续地对资源的利用,载畜量不应超过C点
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査植株上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铺法 B.使用样方法调查,样方面积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
C.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个体的迁入迁出和出生死亡会影响结果 D.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带标记的个体易被天敌发现会导致结果偏大 22.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
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6 -
精品 教育 试卷 习题 文档 A.图A为“J”型增长,增长速率始终不变
B.图B为“S”型增长,达到G点后种群数量将一直保持不变
C.K值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纳某种群的最大数量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
23.下图为某同学用血球计数板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结果。下列有关该实验的
操作正确的是
A.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未经染色的统计结果比实际值偏高 B.取样时为避免吸到培养液底部的死菌,滴管应轻轻吸取,避 免溶液晃动
C.在血球计数板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后,应先斜靠盖玻片再盖好, 防止气泡产生
D.计数时对于压在方格边界上的酵母菌也应该全部计数
24.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进新物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利于该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反复循环利用 C.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25.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深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构成池塘生态系统,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Z B.池塘中W主要分布于最上层,X与Y之间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捕食
C.若该池塘生态系统可维持稳定且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分别为a、b,则通常 5b
≤a≤10b
- 7 -
精品 教育 试卷 习题 文档 D.该池塘受到生活污水污染后,则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的总量
26.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动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竞争关系
B.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乙捕食甲 C.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将持续增多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在甲和乙之间都是单向的 2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B.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更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 C.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D.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28.下面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图中b=h+c+d+e+f+i B.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D.在“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29.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 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8 -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