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统考复习资料

2025/5/4 20:50:05

27.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不再提折旧;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仍然需要计提折旧,直至提足折旧为止。× 28、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增加资本公积×

29.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在折旧期限内是逐期递减的。×

30、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取得专门借款所发生的长期负债费用,予以资本化,列入固定资产购建成本

×

31. 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应该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中。×

32.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应由出租方计提该项固定资产折旧。×

33.某项无形资产被其他新技术替代而无法给企业带来任何价值时,应核销其摊余价值。√ 34.预收货款不多的企业,其发生的预收贷款,可通过“应收帐款\科目核算,收到预收款时,借记\应收帐款”科目。×

35、增值税是价外税,所以,企业购入存货支付的增值税,均不计入购入存货的成本× 36. 企业溢价发行债券,其溢价部分不能视为一种收益。√

37.企业发生的借款利息及债券利息的净支出,应全部作为财务费用列支。×

38.计算消费税时,若实行从价定率方法计算,其销售额包括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 39.在会计实务中不带息应付票据是按未来偿付金额入账的。√ 40. 企业在折扣期内付款享受的现金折扣应增加当期的财务费用。× 41. 企业在计算短期借款利息时,可以随意选择利率计提利息。×

42. 企业应付各种赔款、应付租金、应付存入保证金等应在“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核算。√ 43. 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货物无论是否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其支付的增值税额均不计入进项税额,不得由销项税额抵扣,而计入购入货物的成本。√

44. 预收账款虽然与应付账款均属于负债项目,但与应付账款不同,它通常不需要以货币偿付。√ 45. 资本公积经批准后可用于派发现金股利。×

46. 企业接受捐赠增加资本公积,相应地对外捐赠应减少资本公积。× 47.只要企业因为销售商品而得到了实在的资产,就应作为营业收入予以确认。× 48、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包装物的成本,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49. 企业已计入管理费用的超标的业务招待费应调整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50.罚款支出作为管理费用处理。×

51. 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如提供有商业折扣的,在确认收入时应将商业折扣的部分扣除。√ 52. 某企业年初有未弥补亏损2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10万元。按有关规定,该年不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53. 企业在销售收入确认之后发生的销售折让,应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发生当期的收入,并同时冲减已结转的成本。√

54.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如罚款收入,投资收益等。× 55.营业利润不包括企业获得的补贴收入。√

56. 收入能够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但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不一定是收入。√

57. 企业购买和处臵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产生的现金流量应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并应单独列

9

示。√

58.企业的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存款,不能作为现金流量表的现金。√

59、某公司本年每股将派发股利0.2元,以后每年的股利按某一固定增长率递增,预期报酬率为9%,该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为4元/股,则该公司每年股利的固定增长率为6% ×

60、企业发放股票股利会引起每股利润的下降,从而导致每股市价有可能下跌,因而每位股东所持股票的市场价值总额也将随之下降。× 61、债券价格由面值和票面利率决定。×

62.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各项筹建支出应先记入“长期待摊费用”,在开始经营后的第一个月一次转入当期损益。√

63.如果当年盈利,则年度终了结账时,应按盈利金额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记“本年利润”。 × 四、计算分析题

1、甲存货年初结存数量3000件,结存金额8700元。 本年进货情况如下: 日 期 2月 9日 7月12日 8月20日 11月7日 单价(元/件) 5.10 5.25 5.30 5.45 数量(件) 4100 6000 4500 1800 金额(元) 20910 31500 23850 9810 本年销售甲存货12000件。

要求:采用加权平均法分别计算甲存货的本年销售成本、年末结存金额。(如果计算结果有小数,请保留4位小数)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8700+20910+31500+23850+9810)/(3000+4100+6000+4500+1800)=4.8851(元) 本年销售成本=12000*4.8851=58621.20(元)

本期末存货结存金额=(8700+20910+31500+23850+9810)-58621.20=36148.80(元) 本题中,根据加权平均单价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倒挤本期销售成本也可。即: 本期末存货结存金额=7400*4.8851=36149.74(元)

本年销售成本=(8700+20910+31500+23850+9810)-36149.74=58620.26(元

2、企业2005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 000万元;2006年确认坏账损失5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 000万元;2007年收回已转销的坏账3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 500万元。坏账准备提取比率为5‰。

要求:计算各年坏账准备提取数(如果计算结果有小数,请保留2位小数) 2005年末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提取数=5 000×5‰=25(万元) 2006年: 年末坏账准备应有余额=4 000×5‰=20(万元) 坏账准备实际提取数=20-(25-50)=45(万元)

2007年: 年末坏账准备应有余额=4 500×5‰=22.5 (万元) 坏账准备实际提取数=22.5-(20+30)=-27.5(万元)

3、某公司设备一台,原值120 000元,预计残值4800元,预计使用5年,

10

要求: (1) (2)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每年折旧额。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每年折旧额。

(1)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5×100%=40%

①第一年计提折旧额=120000×40%=48000

累计折旧:48000 账面净值:120000-48000=72000 ②第二年计提折旧额=72000×40%=28800

累计折旧:48000+28800=76800 账面净值:120000-76800=43200 ③第三年计提折旧额=43200×40%=17280

累计折旧:76800+17280=94080 账面净值:120000-94080=25920 ④第四、五年改为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额=(25920-4800)÷2=10560 累计折旧:94080+10560×2=115200 账面净值:120000-115200=4800 (2)年数总和法

①第一年计提折旧额=(120000-4800)×5/15=38400 ②第二年计提折旧额=(120000-4800)×4/15=30720 ③第三年计提折旧额=(120000-4800)×3/15=23040 ④第四年计提折旧额=(120000-4800)×2/15=15360 ⑤第五年计提折旧额=(120000-4800)×1/15=7680 4、丁公司截止2007年12月31日有关科目发生额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 4350; 主营业务成本2280 其他业务收入300; 其他业务成本225 营业税金及附加150; 销售费用75 管理费用270; 财务费用30 资产减值损失225;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5(收益) 投资收益60(收益) 营业外收入135; 营业外支出60 所得税费用45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丁公司2007年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如果计算结果有小数,请保留2位小数)

营业利润=(4350+300)-(2280+225)-150-75- 270- 30-225+45+60 =1500 利润总额=1500+135-60=1575 净利润=1575-450=1125 五、业务题

1. 甲公司2007年2月5日购入乙公司股份10 000股,每股价格10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 000元,甲企业购入乙公司股份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3%,甲公司将其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乙公司于2007年5月5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5元。2007年6月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06 000元,到2007年12月,甲公司出售了该股票,取得价款110 000元,已存入银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有关会计分录。 (1)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成本) 100 000 投资收益 1 000 贷:银行存款 101 000

11

(2)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5 000(10 000×0.5) 贷:投资收益 5 000 (3)公允价值变动的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6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 000 (4)出售股票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 11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成本) 100 000 —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6 000 投资收益 4 000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 000 贷:投资收益 6 000

2、2007年4月1日,甲企业支付价款54,000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企业发行的股票10,000股,每股价格5.4元 (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股利4 000元),另发生交易费用500元。甲企业将其持有的乙企业股权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2007年4月15日,收到乙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 (2)2007年6月30日,乙企业股票每股市价6元;

(3)2007年7月25日,甲企业将其持有的乙企业股票全部售出,每股股价7元。 要求:根据经济业务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2007、4、1购买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成本)50 000

应收股利 4 000 投资收益 500 贷:银行存款 54 500 2007、4、15收到股利 借:银行存款 4 000

贷:应收股利 4 000 2007、6、30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2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 000 2007、7、25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73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成本) 5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2 000 投资收益 11 000

2009、7、25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转账:

12


中级财务会计统考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中级财务会计统考复习资料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
× 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开通会员后百万份文档资料免费自由复制和下载,是您最优的选择,赶快来试试吧!

单篇下载:10元 点击下载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