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D.
12.琪琪是学校闻名的“小胖墩”,平时一日三餐鸡鱼肉不断,各种巧克力应有尽有。可是他却经常感冒,身体素质较差,老师说他营养不良。你认为琪琪缺乏的营养素主要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3.密闭体系中进行“氢气和氧气”的燃烧反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可以无限减小 B.通入2g氢气,一定能生成18g水
C.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一定符合1∶16 D.氢气、氧气以任意质量比反应,变化前后总质量都不变
14.“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 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 A.增大压强 二、多选题
16.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空气
C.液氧
D.氯酸钾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g 碳在 10g 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 13g 二氧化碳 B.等质量的 CO 和 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14
C.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D.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将 5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g
18.碳家族中,C60 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关于 C60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单质
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 A.冬天怕冷,关紧门窗烤炭火
B.实验室用来做实验的蔗糖我们可以品尝 C.溶洞探险用火把照明
D.用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做燃料煮饭做菜 20.能除去河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 A.沉淀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三、填空题
21.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磷原子_______;(2)氯离子__________;(3)2个氢分子_________; (4)钾元素___________;(5)氯化钠_________;(6)干冰____________。
22.2009年12月7日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这次大会重点包括三个方面: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
B.每个 C60 分子由 60 个碳原子构成 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 CO
B.升高温度
B.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 D.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 C.降低温度
D.增加溶质
15.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最可靠的方法是( )
19.下列做法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的是( )
期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能力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的短期和长期资金和技术支持。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CO2的正常体积分数为_____;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产生_____,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____(写一种即可); (3)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能通过_____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4)科学研究表明,还可通过下列反应将工业尾气中的CO2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X.CO2+4H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四、推断题 23.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
色,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3)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E、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5)写出一个符合题中要求的反应五、流程题
2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小明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是_______
(2)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生成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原固体粉末中含有NaCl、NaNO3。 六、实验题
25.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
图1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阶段,甲同学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先点燃___处(填“A”或“B”)的酒精灯。 (2)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乙同学认为甲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图2是他设计的贮气瓶。 ①a、b两管应如何伸入,请将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 ②尾气应从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其他装置略).
(4)丙同学提出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他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排除CO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试对此作出评价。你认为丙同学的设计是否有必要:_______,理由是___.
(5)如果开始时通入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则应如何设计才能达到实验目的?___. 七、计算题
26.在锥形瓶中加入10g久置且表面氧化的锌粒(锌粒中原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再滴加稀硫酸(
),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
)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氢气____________g;该锌粒中单质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2)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产生,其原因可___________________。 (3)求所滴加的稀硫酸(算,写出计算过程。) 八、科学探究题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________。 (2)(实验探究) 序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
号 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① 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② 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3)(反思与评价)①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 ②还可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Cl2的存在。
(4)(拓展应用) MnO2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同时生成+2价的锰的氯化物和另一种常见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实验室除了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还可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请分别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二、多选题 题号 答案 三、填空题
21.3P Cl- 2H2 K NaCl CO2
22.03% 温室效应 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 光合 CH4 四、推断题 23.
冶炼金属
16 17 18 19 20 BC BD CD CD 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C B D C B D D D A D D D D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___成立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___ 猜想三成立 五、流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