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理由是:______。(写2条理由) 五、流程题
24.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 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1)在过滤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2)写出探究过程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溶液A为蓝色,请分析固体B的成分______。 六、实验题
25.实验室使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
(1)如果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必需使用的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固体,没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使用的仪器重新组装,还能进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 这些仪器中,一定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26.如图是利用天然气催化制氢工艺流程和“变换”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
(1)该工艺中,制H2的原料有_____。
(2)若“变换”过程中生成H2的质量为200kg,参加反应的CO质量为_____ kg。 八、科学探究题
27.“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跟随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此实验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 [实验内容](1)溶质种类的影响
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0℃时,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
试管①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较多Ca(OH)2未溶 在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 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 实验步骤 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5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二、多选题 题号 答案 三、填空题
21.② ① ④ ③
22.红磷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了红磷的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浓度 只有氧气达到一定浓度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四、推断题
23.Fe 单质 过滤 催化作用 化合反应 4CO+Fe3O4加热,操作简单 五、流程题
24.漏斗 Fe+2AgNO3=Fe(NO3)2+2Ag或Fe+Cu(NO3)2=Fe(NO3)2+Cu Ag或Ag和Cu
3Fe+4CO2 还原性 不用
16 17 18 19 20 CD BD AD AC A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A D D A C C B C A A B A 实验现象 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 在不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六、实验题
25.棉花 装置漏气 酒精灯 2H2O2七、计算题
26.天然气和水蒸气 2800 八、科学探究题
27.温度、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温度不同温度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和质量不相等
2H2O+O2↑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C.釜底抽薪﹣﹣撤除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小茜设计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如图),其气密性良好,在A中加入下面的固体和液体后,不会使B中尖嘴导管口有“喷泉”产生的是( )
A.氯化钠和水 B.氢氧化钠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镁条和稀盐酸
3.图示分析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原子结构 C.物质
分类 D.空气成分
4.通过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我县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禁止的是( )
①保护青山绿水 ②就地焚烧秸秆 ③发展公共交通 ④用煤直接作燃料 ⑤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