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会制造劳动工具 B.发现和利用了火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2.如图是碳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的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燃料 B.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C.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 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
3.有甲、乙、丙三种金属,乙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甲、丙在常温下几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丙浸入甲的化合物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甲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乙>丙>甲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 B.水 C.CO2 D.H2O2
5.“可口可乐”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可口可乐”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 )
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
6.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C.波义尔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7.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蜡烛燃烧会越来越短并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8.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制新型抗疟药一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获201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每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分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碳、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9.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0.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11.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回收利用废旧电池中的铅、汞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C.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差 D.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性金属都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12.发射“嫦娥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2 A.氧气
B.H2
B.四氧化三铁
C.O2 C.水
D.CO D.氧化汞
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14.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 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15.对以下化学用语中“2”的解释正确的是( )
A.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B.2H—表示两个氢元素
C.Fe2+—表示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SO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氧气分子 二、多选题
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物 质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A.m=8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4:1 D.m=1或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等 17.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2N﹣﹣表示两个氮元素 B.nP2O5﹣﹣表示n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C.Ca﹣﹣表示钙元素显+2价 D.SO4 ﹣﹣表示硫酸根离子 18.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 A.锌 Zn
B.钴 CO
C.氯cl
D.汞Hg
19.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2+
2-
X 2 12 Y 1 m Z 16 8 W 16 14 A.一定质量的镁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等质量的铁和镁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C.向久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20.对于“1+1是否一定等于2”的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1mL的水与1mL的酒精混合,所得体积等于2mL B.将lkg的铜粉和lkg的铁粉混合,所得质量等于2kg C.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g二氧化硫
D.1g的石灰石和1g的盐酸反应后所形成的液体的质量等于2g 三、填空题
21.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石墨②干冰③氮气④生石灰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 ; (2)用来制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 (3)可用于食品防潮剂的物质是________; (4)可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
22.同学们对燃烧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为验证燃烧的条件所做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铁板上的少量红磷用细沙完全覆盖,加热一段时间,没有明显变化。撤去酒精灯后,立即拨开细沙露出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起来原因是_____。
(2)当CO的含量小于12.5%时,在空气中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由此对燃烧的新认识是:燃烧能否发生与_____有关;
在氧气浓度低于14%的空气中,木炭达到着火点时也不会燃烧。由此对燃烧的新认识是_____。 金属钠能在氯气中燃烧,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由此对燃烧的新认识是_____。
四、推断题
23.下列是初中部分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已知,固体F是银白色的金属。C、D、G、H、J属于氧化物。请做出合理推断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写出固体F的化学式______,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类别。 (2)操作E名称为______,黑色固体C在反应②中的作用是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写出反应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体现了气体G具有______。
(5)反应①和反应②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无色气体B,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较好的方法是②,你觉得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