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答案

2025/5/6 22:36:15

△c+△s,因此1。

?c?s?c?s?s?c=1-。只要不等于1或0,就有0<<??1。所以,

?y?y?y?y?y?y(2)可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

也必须消费,哪怕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

图13-2

例如,如图13-2所示,当收入低于y0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1。这是因为,当收入低于y0时,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的连线与横轴所形成的夹角总大于45°,因而这时

cy>1。

3.依据哪种消费理论,一个暂时性减税对消费影响最大?依据哪种消费理论,社会保障金的一个永久性上升对消费影响最大?依据哪种理论,持续较高的失业保险金对消费影响最大?

答:(1)依据凯恩斯消费理论,一个暂时性减税会增加人们的当前收入,因而对消费的影响最大。凯恩斯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c=f(y),减税使得收入增加进而使得消费相应的增加。而其他的消费理论认为,如果减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收入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都是较小的。

(2)依据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保障金的一个永久性上升可以减少老年时代的后顾之忧,减少当前为退休后生活准备的储蓄,因而会增加消费。

(3)依据持久收入消费理论,持续较高的失业保险金等于增加了持久收入,因而可增加消费。

4.哪种消费理论预言总储蓄将依赖于总人口中退休人员和年轻人的比例?这种关系是什么?哪种理论预言消费将不会随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作太大变化?什么?

答:(1)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年轻人要为自己年老生活作储蓄准备,因此,年轻人对退休人员比例提高时,总储蓄会增加。反之,退休人员对年轻人比例上升,总储蓄会下降,因为退休人员不储蓄,而消耗已有储蓄。

(2)持久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行为与持久收入紧密相关,而与当期收入较少有关联,即消费不会随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作太大变化。原因如下:

①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当收入上升时,人们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是否会一直继续下去,因而不会马上充分调整其消费。当然,当收入下降时,人们也不能断定收入的下降是否

一直会如此。因此,消费也不会马上发生相应的下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仍较低。只有收入变动最终证明是永久的,人们才会在最终证明是较高或较低的永久收入水平上充分调整其消费。

②根据该理论,当经济衰退时,虽然人们收入减少了,但消费者仍然按永久收入消费,故衰退期消费倾向高于长期的平均消费倾向。相反,经济繁荣时尽管收入水平提高了,但消费者按永久收入消费,故这时消费倾向低于长期平均消费倾向。

所以,消费将不会随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作太大变化。

5.假设你和你邻居的收入完全一样,不过你比她更健康从而预期有更长寿命。那么,你的消费水平将高于还是低于她的消费水平?为什么?

答:可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来分析此题。分两种情况讨论:

(1)当我和我的邻居预期寿命小于工作年限WL,即未到退休就已结束生命时,尽管我比邻居长寿些,但两人年年都可把年收入YL消费完,两人的消费会一样多。

(2)当我预计在退休后寿命才结束。这样无论我邻居是在退休前还是在退休后结束生命,我的消费都应比他小。因为我每年消费为C1=WL×YL/NL1<YL(WL>NL1);而我的邻居的消费如下:(a)当邻居在退休前死去,它每年消费为YL。显然,他比我多消费。(b)当邻居在退休后死去,他的消费为C2=WL×YL/NL2。而根据题意,NL1>NL2,显然就有C1<C2,即我比邻居少消费。

6.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保障系统对你的(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消费倾向有何影响? 答: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认为人的愿望是使一生平稳消费,消费者总是追求整个生命过程的消费效用最大化。人们会在一生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效用最大化。社会保障系统等因素会影响居民的消费和储蓄。当社会保障系统健全从而可以有更多的人享受养老金待遇时,人们就会减少当期的储蓄而增加消费。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APC=c/y。当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消费的总额增加会使平均消费倾向增加。相反如果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预期退休后生活无稳定的生活来源,人们就会为了以后的生活考虑而减少当期的消费增加储蓄,从而平均消费倾向就会相应的降低。

7.下面描述了某人一生中的收入情况:此人一生经历四个时期,在其生命周期的前三个时期先后赚取收入30万美元、60万美元和90万美元,而在退休时期没有任何收入,假设利率为零。

(1)若此人想在生命周期中能均匀消费,试决定与其预算约束相符合的消费水平,说明哪个时期以什么规模此人进行储蓄和负储蓄。

(2)与上述(1)相反,现在假定不存在借款的可能性,信贷市场不对个人开放。在此假定下,此人在生命周期中将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流?在解答该问题时继续假设(如果可能的话)该人偏好均匀的消费流。

(3)接下来假设该消费者的财富有所增加。新增财富为13万美元,那么在可利用信贷市场和不可利用信贷市场这样两种情况下增加的财富将在生命周期中分别被如何配置?如果所增加的财富为23万美元,你的答案又将如何呢?

答:(1)由于该人想要在其一生中平稳的消费,则其一生的收入应等于各个时期的均匀消费支出之和。

则每期消费为:(30+60+90+0)/4=45万美元,

也就是在第一期要有15万美元的负储蓄,第二期有15万美元的正储蓄,第三期有45万美元的储蓄,第四期有45万美元的负储蓄。

(2)当没有受到流动性约束时,平稳消费水平为每期45万美元,比第一期收入要大。现假设该人受到流动性约束,则在不存在借款的可能性时,该人第一期只能消费其全部收入30万美元。

从第二期开始,假设没有受到借款约束,平稳消费水平为(60+90+0)/3=50万美元,小于第二、三期的收入。故借款约束的假设对这几期的消费不产生影响,第三、四期的消费为每期50万美元。

(3)①若新增财富13万美元,在存在信贷市场时,每期消费48.25万美元,就是将新增财富等分为四份进行消费,每期储蓄额和第(1)题一样。

若不存在信贷市场时,第一期的财富=新增财富13万美元+收入30万美元=43万美元,仍小于有信贷时的平稳消费水平48.25万美元,故该人将在第一期消费完全部新增财富13万美元,其消费为30+13=43万美元。第二、三、四期的消费仍同(2)中的50万美元。

②当新增财富为23万美元时,有信贷时,每期消费50.75每期储蓄同第(1)题。

无信贷时,第一期的财富=新增财富23万美元+收入30万美元=53万美元,大于有信贷时的平稳消费水平50.75万美元,第二、三期的收入均大于此值,故在这里,信贷约束的假设实际上对消费不产生任何实际的影响消费者平稳的消费其全部收入和新增财富。其每期的消费量均为50.75万美元。

8.假定有两个老太都有购房行为,其中一个老太说,我积累了一辈子钱,昨天总算买了一套房,住了一夜就来到天堂;另一位老太说,我也很辛苦,住了一辈子的房,直到昨天才还清买房的贷款,今天就来到天堂。如果真有这样两位老太,你认为哪位老太聪明些?为什么?

答:显然,后一个老太聪明些。根据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单个消费者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当前的绝对收入来做消费决策,而是根据终生的或持久的收入来做决策。当目前收入和储蓄不足以支付大宗消费品时,凭借信用手段贷款致富,用以后收入进行还贷的方式可以使消费者提前享用消费品。也就是说,消费者不只单单考虑本年度可支配收入,还把他们在将来可能获得的可支配收入考虑进去,当他们购买住宅或汽车之类需要大量资金,而他们目前的收入和已积累起来的货币又不足以支付如此巨大的金额时,就可以凭借信用的手段用贷款来完成购买行为,用以后逐年逐月获得的收入来归还贷款。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提前获得消费品的享受。所以,后一位老太太更聪明些。

9.假定某人消费函数为c=200+0.9yp,这里yp是永久收入,而永久收入为当前收入yd

和过去收入yd-1的如下加权平均值:yp=0.7yd+0.3yd-1。

(1)假定第1年和第2年的可支配收入为6 000美元,第2年的消费是多少?

(2)假定第3年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到7 000美元并且在以后年份保持在7 000美元,第3年和第4年及以后各年的消费是多少?

(3)求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和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解:(1)由于消费者连续两年的可支配收入都是6 000,根据题中持久收入的形成公式,第2年的持久收入为:y2=0.7y2+0.3y1=0.7×6 000+0.3×6 000=6 000,

则消费为:c2=200+0.9y2=200+0.9×6000=5600(美元)。

(2)第3年的持久收入为:y3=0.7×7 000+0.3×6 000=6 700(美元) 第3年的消费为:c3=200+0.9×6 700=6 230(美元)

第4年的持久收入为:y4=0.7×7 000+0.3 ×7 000=7 000(美元) 第4年的消费为:c4=200+0.9×7 000=6 500(美元)

由于以后各年的收入一直维持在7 000,则第4年以后的持久收入均为7 000,因而以后

各年的消费均是6 500美元。

(3)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表明的是消费和当年收入之间的关系,将持久收入公式代入消费函数,有:

c=200+0.9(0.7yd+0.3yd-1) 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为:

长期边际消费倾向表明的是消费和长期收入(持久收入)之间的关系,直接由消费者函数可得到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

10.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亿,税率t=250。(单位均为10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 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解:(1)由方程组

c=100+0.8yd yd=y-t+tr y=c+i+g

可解得:y=100+0.8(y-t+tr)+i+g=1 000,故均衡水平为1 000。 (2)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

(3)原来均衡收入为1 000,现在需要达到1 200,则缺口为:△y=200 1)增加的政府购买:?g??y200??40 kg52)减少税收:?t??y200??50 kt43)由题意有:

1 200=100+0.8[1 200-(t+△t)+tr]+i+(g+△g),且△g=△t 解得:△g=△t=200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答案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
× 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开通会员后百万份文档资料免费自由复制和下载,是您最优的选择,赶快来试试吧!

单篇下载:10元 点击下载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