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比和比例复习
渑池县第五小学:刘金龙
教学内容:比和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及正、
反比例的判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与分数、
除法的关系,能够正确求比值和化简比。
(2)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地判断正、反比例关系。 (3)会利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对比和比例的知识进行整理。 教学难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谁能用比的知识说说咱们班男女同学的人数情况?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
板书:比和比例复习
二、知识回顾
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了比和比例的哪些基本知识?
三、复习整理
(一)复习比和比例的和基本性质
1、填表
2、小练习 (1)判断
①任意两个数(0除外)都能组成比。() ②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
③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说一说你的判断方法。 ①6:3和8:5 ②0.2:2.5和4:5 (3)解比例:2.5:15=10:x x: =8:
(二)复习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三)复习求比值和化简比
(四)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1,概念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若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若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2、判断下面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①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②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 ③如果y=5x, y和x。()
④人的体重和身高。()
⑤长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四、自主检测
练习测评,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随机批改。
要求:你觉得哪道题有一定的困难,请作上记号,然后大家一起讨论。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学生对比和比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解决比和比例的有关生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