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合集3套┃2020届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第五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2025/5/6 22:22:38

(3)水对金属块下表面的压强为2500Pa: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五、实验题

25.(2016·吉林卷)某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 (2)电源由两节电压为1.5V的电池串联组成,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V;

(3)若分别将5Ω、10Ω、15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表示数为1.5V不变,那么选取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该不小于________Ω.由此得到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_____;

(4)保持电压表示数为2V的条件下重复进行上述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 3 15 反比 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或避免

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解析】

试题分析:(1)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电阻并联,图中使用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两节干电池串联,电压为2×1.5V=3V. (3)当接入电阻为最大阻值15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为R滑?U1.5V??0.1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5?U滑3V?1.5V??15?.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4)一次实验I0.1A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考点:电路连接;电压表的使用;干电池的电压;串联电路特点应用;欧姆定律应用;实验方法评估. 2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_____像,蜡烛从B移动到C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解析:倒立、放大的实 变大 【解析】 【分析】

(1)根据u?v?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2)根据物距和焦距,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详解】

由图象知,u?v?2f?20cm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0cm . (1)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将蜡烛从B移动到C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故答案为(1). 倒立、放大的实 (2). 变大. 六、综合题

27.请阅读并回答下列各题。 《无处不在的静电》无处不在的静电在干燥的北方冬季,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现象。这些神奇的静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部因素影响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减少电子而带有正电,B原子因增加电子而带负电,从而造成电子分布不平衡。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各种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就会发生电子的转移,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所以说静电现象无处不在。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相互作用。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

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播放电视节目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象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静电的第二种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漆黑的夜晚,人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噼啪”的响声,而穿全棉衣服时就不易发生该现象;在手术台上,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静电这一隐蔽的捣蛋鬼,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气,扬长避短,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比如,静电印花、静电喷涂和静电除尘技术等,已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静电也开始在淡化海水,喷洒农药、人工降雨、低温冷冻等许多方面大显身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摩擦起电是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下列所列举的四种微粒中,其中尺度最大的应该是______

A.分子 B.电子 C.原子

D.质子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事例中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的是______

A.穿全棉的衣服 B.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 C.使用尼龙围巾

?4?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A.质子发生了转移 B.电子发生了转移 C.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解析:机械 A C B 【解析】 【详解】

?1?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同时产生了电能,故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几乎占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原子核由

质子和中子构成,因此,尺度最大的应该是分子,故A正确;

?3?容易得失电子材料,并且不容易导电的材料,容易静电产生现象,据此可知:A、全棉的衣服不容易

得失电子,不容易产生静电,故A不符合题意;B、水是导体,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不容易产生静电,故B不符合题意;C、尼龙围巾容易得失电子,并且尼龙是绝缘体,容易产生静电,故C符合题意;

?4?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

摩擦的过程中得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所以静电现象产生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故B正确。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解析:A 【解析】 【详解】

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CD错误;

根据题意,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只有重力的作用线经过支点时,罐子才会保持平衡,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点睛】

关键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理解当一个力通过支点时,此力的力臂为零,对杠杆起不到任何作用,即原来平衡的杠杆会仍然平衡.

2.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则绘出的U﹣I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试卷合集3套┃2020届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第五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试卷合集3套┃2020届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第五次质量检测物理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
× 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开通会员后百万份文档资料免费自由复制和下载,是您最优的选择,赶快来试试吧!

单篇下载:10元 点击下载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