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2.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3.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A.放大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平面镜成像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如图,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便可以得到( )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5.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7.如图是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韩红的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 B.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韩红的歌声 C.韩红的歌声不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D.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8.在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A.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从冷藏室拿出的白色易拉罐外面出现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C.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D.永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了,这是熔化现象
9.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C.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B.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D.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
10.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两次划动时均保持齿的振动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第二次与第一次对比
A.音调变高 二、填空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11.一杯水质量200g,水的密度1000kg/m3,则这杯水的体积是_____cm3,当这杯水完全结冰后体积将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12.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缩小、_____的实像。
13.如图,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的像,这是________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变________.
14.生活中的打火机中装的液体是通过_____的方式液化的,家中烧开水时,壶嘴上方有大量的“白气“产生,这些白气是_____(填“从壶内冒出”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15.秋季,树叶掉落可以_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树木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树木过冬。风吹过时,地上的落叶会发出“晔哗”的声音,这声音是由落叶的________产生的.
16.如图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做的是_____运动;第3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_____。
三、计算题
17.一个质量为0.5kg的塑料瓶,用它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kg,用它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2kg,求:
(1)该塑料瓶的容积为多少? (2)这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18.百米赛跑时,发令员在起点处使用发令枪发出起跑指令,终点计时员看到“白烟”时开始计时。发令员与计时员相距100米,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的实际用时要少多少秒?(保留两位小数) 四、实验题
19.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_____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_____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1.6g。
(3)取适量的葡萄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为_____g。
(4)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葡萄酒的体积是_____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葡萄酒的密度是_____g/cm。
(5)分析上述方法,测出葡萄酒的密度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20.如图甲,一東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其目的是_____。 (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_____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
(4)小红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线处,仍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5)小虎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1.小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两个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跳棋子C和D,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选择蜡烛而不用棋子做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在小虎观察蜡烛A的像时,小宁同学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前面,那么小虎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3)如果在实验中,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lcm,则蜡烛的像移动______(填字母) A.0cm B.0.5cm C.1cm D.2cm
22.小刚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 石蜡的温度/℃ 海波的温度/℃ 0 40 40 1 41 42 2 42 44 3 44 46 4 46 48 5 47 48 6 48 48 7 49 48 8 51 48 9 52 50 10 54 53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且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当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态。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石蜡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3.小明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乐器的弦在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的松紧程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实验所用的琴弦的规格和材料。 编号 A B C D E 琴弦的材料 钢 钢 尼龙丝 铜 尼龙丝 琴弦的长度/cm 20 20 30 40 40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0.3 0.7 0.5 0.5 0.5 (1)要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时,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的琴弦(填写编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