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2018届高三模拟试卷(一) 生 物 1. 下图为人体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的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最长,则同时进行翻译的其它核糖体都位于近b端 B. 合成的多肽链经剪切加工成血红蛋白,该过程有水分子参与 C. 红细胞内合成血红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中也存在合成血红蛋白的过程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右侧的tRNA准备进入核糖体,由此可知核糖体由左向右移动,若图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最长,则该核糖体是最先与mRNA结合的,同时进行翻译的其它核糖体都位于近a端,A项错误;合成的多肽链经剪切加工成血红蛋白,该过程需要水解部分肽键,有水分子参与,B项正确;红细胞最初含有人体的全部基因,合成血红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中也存在合成血红蛋白的过程,只是血红蛋白中个别氨基酸改变,D项正确。 2. 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与淀粉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曲线表示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乙、丙两曲线横轴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温度和pH B. 分析曲线可知,e、g两点所示条件是短期内保存该酶的最适条件 C. d、f两点所示的α-淀粉酶活性一致,该酶的空间结构都遭到破坏 D. 若在a点升温或在bc段增加淀粉的浓度,都将使反应速率增大 - 1 -
【答案】A 【解析】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活,据此可推知:乙曲线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丙曲线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的变化趋势,因此乙、丙两曲线横轴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温度和pH,A正确;e点对应的横轴数值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g点对应的横轴pH数值对该酶而言属于过酸,该酶的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因此e、g两点所示条件不是短期内保存该酶的最适条件,B错误;d、f两点所示的α-淀粉酶活性一致,但d点(低温)时该酶的空间结构没有遭到破坏,f点(高温)时该酶的空间结构已遭到破坏,C错误;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与淀粉浓度之间的关系,若在a点升温,酶的活性减弱,反应速率将减小,bc段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α-淀粉酶的浓度,增加淀粉的浓度,不会使反应速率增大,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A项的判断。因对“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活,低温可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会导致酶失活”的记忆存在偏差而没能很好的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依据题意“乙、丙两曲线表示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误认为:乙曲线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丙曲线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的变化趋势。 3. 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中的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生物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B. 人体在剧烈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是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所致 C. 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化分解时,储存在其中的能量在短时间内全部释放 D. 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答案】B 【解析】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02的场所为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02 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A错误;人体在剧烈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是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所致,B正确;细胞中的有机物在通过有氧呼吸被氧化分解时,储存在其中的能量逐步释放,在通过无氧呼吸被氧化分解时,储存在其中的能量仅在第一阶段有少量的释放,C错误;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生长迅速,但植物的抗寒性减弱,D错误。 4. 为研究人的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实验操作和结果如下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入该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 -
B细胞 T细胞 甲 + + 乙 丙 + - + + - - 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 - A. 只要有 T细胞参与,就能使B细胞产生免疫反应 B. 第4-12天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乙组浆细胞不断进行分裂,抗体量逐渐增加 C. 与抗体合成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D. 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答案】D 【解析】分析曲线图:图中曲线是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得到的结果,其中甲、丙两组中没有检测到抗体,原因都是因为B细胞没有接收到抗原的刺激;乙组检查到抗体,且在第4-12天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量逐渐增加,第12天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量逐渐减少。 图中甲组中加入了T细胞,但没有产生抗体,说明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需要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参与,A错误;由图可知,第4-12天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的合成量逐渐增加,但浆细胞不能分裂,分裂的是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B错误;抗体是浆细胞合成分泌的分泌蛋白,与其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没有核糖体,C错误;乙组能检测到抗体是因为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 5. 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 B. 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 图③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 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 - 3 -
【答案】C 【解析】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种群数量突然增加,超过了其环境容纳量,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造成的,A项正确;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一定的空间和营养物质的前提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b点后种群数量增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B项正确;图③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项错误;图④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这一结论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D项正确。 【点睛】K值、K/2值在实践中的应用 6. 瑞特综合征是由于X染色体上的MECP2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患者神经系统异常,运动控制能力丧失。研究表明,MECP2基因突变的小鼠神经元细胞中与运动有关的基因信息是正常的,但无法正常表达,突变小鼠表现为活动能力极弱。当研究者启动突变小鼠体内 MECP2基因的表达后,小鼠的活动能力迅速恢复正常。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MECP2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 B. 瑞特综合征患者的基因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C. MECP2基因突变小鼠的神经发育不良导致其运动能力减弱 D. 瑞特综合征患者的肝脏细胞中也存在MECP2突变基因 【答案】C 【解析】MECP2基因突变的小鼠神经元细胞中与运动有关的基因信息是正常的,但无法正常表达,突变小鼠活动能力极弱。当开启了突变小鼠体内 MECP2基因的表达后,小鼠的活动能力迅速恢复正常,表明MECP2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调节与运动有关的基因的表达,A项正确;瑞特综合征是由于X染色体上的MECP2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属于可遗传变异,B项正确;MECP2基因突变小鼠与运动有关的基因无法正常表达,而不是神经发育不良导致其运动能力减弱,C项错误;瑞特综合征患者的所有细胞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所有细胞基因组成相同,肝脏细胞中也存在MECP2突变基因,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7. 水是生命之源,在细胞中许多代谢活动都与水有密切关系。下图甲、乙、两、丁分别表示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