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结合剪出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借助图形,组织观察,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课件等活动,初步认识剪纸的方法。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重点:动手剪出有规律的图形。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法:观察法,分层次教学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主题图或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谈话:同学们,剪纸艺术源于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欣赏。 一、情景教师展示一些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课件出引入 示教材第31页的剪纸。 谈话:这些剪纸作品漂亮吗?这些剪纸中有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这些民间剪纸具有高的艺术价值,是民间艺术的美的展示,你们想学习剪纸吗?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剪一剪。 教师展示课前剪好的一排小纸人。 这是老师剪的剪纸,你能看懂老师剪的是什么吗?(手拉手的四个小人。)追问:剪出的小人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每个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是轴对称图形,四个一样的小人是手拉 。 着手的。 预设学生行为 补充、总结 二、互动同学们真棒,找出了它们的特点,这四个小新授 人是并排排列的,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剪 出来的吗?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剪出这样的图形呢? 谈话:一下子剪四个小人有点难,我们可以 先试着剪出一个小人。那怎样能又快又好地组织学生观剪出一个小人呢? 察剪一个小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人。 教师引导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 折,然后在不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请大
家猜一猜,沿着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学生尝试剪。
明确:如果在么?
开口这边剪,
教师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投影仪下。 会出现两个
一半的小人。
为什么只要剪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人呢? 追问:如果在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会出现什么情况?谈话:看来即使是简单的剪纸也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可以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先画出半个图案,再剪,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还要注意不要在折纸开口处剪。
学生有了学习对称图形的基础,因此剪一个小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去剪 组织学生剪2个小人。
谈话:我们已经会剪一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2个拉手的小人呢? 明确:对折两次就能剪出2个小人。
学生试着折纸,对折两次,在不开口处画出
半个小人,画小人的胳膊时要一直延伸到纸展示学生的的边缘,最后剪开。 作品。 (1)我们已经会剪2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4个手拉手的小人呢?
自主交流,组织学生学习剪一排小人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的方法。 题,解决问题。利用课间展示剪一排4个小人的方法。 教师明确:把长方形纸对折后,只画半个小组织学生分人,小人的中线应都是折痕的一边,画小人组剪一排4个的胳膊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 小人,先让学
生试着折纸,
谈话:我们刚才剪出了4个小人并排手拉手思考。 的图形,你能想办法剪出8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吗? 展示学生的
作品。说说自
提问: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己在剪的过点?(平移) 程中所遇到
的问题
教师小结:这些小人不管是4人并列的还是8人并列的,都是通过1个小人平移所得。
完成教材“练
12
1、同学们请看,这4个小人不是并排站着习七”第
题。
了,而是手拉手地站一圈呢,你能剪出这样
三、巩固的图形吗?。
小组合作试练习 一试
教师提示:剪这样的图形需要的是什么样的
纸张?(正方形纸)怎样折才能剪出来?(先先让学生董将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 脑筋想想应
采取哪种方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剪一圈小人的方法。
法,想好了,
课件出示:4个小人手拉手地站一圈。 2、组织学生分组剪一圈小人。 再动手实践。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学生看课件题,解决问题。 演示,学习剪一圈小人的3、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方法。(重点明确正方形4、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纸的方法。) 化有什么特点?(旋转) 学生互相评价,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利用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四、课堂知识感受了一把兼职的快乐,剪出了平移和小结 旋转的图形。根据图形的对称关系,我们只需要画出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串完整的小 纸人或围成一圈的小纸人。同学们的身边还有各种各样的剪纸,上面有很多好看的图案,你们想不想剪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 板书设计:剪一剪 剪纸人:(1)对折 (2)画半个人 (3)剪一剪 北衙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课时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第4课时 备课人 数学教研组 学生自由发言。 请同学们自 己设计一个图案,并剪出来展示。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会用所学的图形拼出图案,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重点:感受图形自身蕴含的丰富的形态美。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打开思路进行创作。 教法:谈话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主题图或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谈话: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一、回顾2、小结并过渡: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轴再现,复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老师收习引入 集了一些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你能说说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吗?(课件出示“练习 七”第7题。) 预设学生行为 补充、总结 学生自己判断,指名汇 报,逐个说出自己是怎样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判断的, 谈话:你瞧,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 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 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之间吗? 、完成教材“练习七”的课件出示3个钟面图。 第8题。 分针走到“3”的时候是几分? 分针走到“1”的时候是几分?分针走到“10” 的时候是几分? 谈话:明明用这些图形通过平移拼成一个火 箭的图形。(课件出示图形) 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6请你猜猜下面的四幅图中哪幅是明明拼二、分层的?为什么? 题。 练习,强 。 化提高 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平移是直线运动的,只 有第2幅图是由所有图形平移而成,所以应 该是第2幅。 谈话: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完成教材“练的第13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像,小明习七”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题。 半,(课件演示),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蝴蝶)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是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 相反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镜面对称的图形也是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14出示半边的天坛、笑脸、青蛙、雪花等图案,题。 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