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填表说明: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编号由区教科规划办填写。活页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表。否则,一律不进入评审程序。
课题名称(必填):培养小学生有效使用数学草稿纸方法的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1.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 1.“打草稿”: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行为习惯,它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正如日本教育家多湖辉所说:“草稿纸是人们思考过程的履历表”。草稿纸用得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数学草稿纸: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专门用于打草稿的纸。 3.有效应用:指草稿纸应用得有成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形成。 4.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有规律、有节奏地活动获得优质效果。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 (二)课题研究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除了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以外,就是能够不断迁移的良好习惯了。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习主体,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的过程。“自主建构”就有怎样建构的方法问题,有方法也就有习惯的问题,古今中外,习惯培养始终是教育界备受瞩目的问题。古有“孟子言性,孔子言习”,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曾指
— 1 —
出:“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打草稿”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行为习惯,它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思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 陈景润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离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 美国教育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要形成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必须采取措施、加强训练,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通过挖“草”作宝的研究,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发展学生的逻辑能力、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等等。 但是长期以来,学生身边的最好朋友“草稿纸”却没有得到有效使用,我们的学生视“草”如草。根据我们日常的教学观察,学生使用“草稿纸”的现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现象一:随意打草稿的多,有序规范的少。 没有专门的草稿纸,抓到什么就是什么,手上、课本上、作业本的封面、甚至在课桌面上,只要是可以写字的地方,都随意地用来打草稿。 现象二:计算用草稿的多,分析用草稿的少。 分析用的草稿少,计算的部分几乎占满整个篇幅。一次作业下来,我们发现学生的草稿纸上布满了计算的内容,却很少有分析题目实质的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几何图形的痕迹等等。 现象三:脑稿多,草稿少。 草稿少,腹稿、心稿、脑稿太多。中高年级,随着知识体系的上升和难度的加大,思维层次的变多,大部分的题目已经不能够一眼看出答案,或是通过心算得出结果,可是,有些学生却还在用低年级的方法,试图一下子就能把题解出,以至出现了大量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的错误。 (三)课题研究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 “打草稿”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行为习惯,它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草稿的价值就在于体现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所经历探索、猜— 2 —
想、推理等过程。正如日本教育家多湖辉所说:“草稿纸是人们思考过程的履历表”。草稿纸用得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草稿纸”,却一直没有引起我们老师与学生的足够重视,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视“草”如草。 小学生有效使用草稿习惯的养成是终生有益的,是促进非智力因素发展重要途径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现象:有些学生智力一般,但因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相反有些学生思维反映敏捷,但因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却徘徊不前……需不需要草稿,教师争议颇多。在新课程实验背景下,怎样有效使用草稿,也是迫切需要研讨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构思: (一)研究目标 1.目标: (1)研究探索出一条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思路。 (2)寻求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广泛实用性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方式。 (3)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2.具体目标: (1)教师掌握实验设计理论,有效地开展实践研究。 (2)围绕目标,探索并基本形成学科的教学模式。 (3)撰写出有一定质量的实践研究型教案,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 (4)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和论文集。 (二)研究内容。 1.对草稿纸使用细则的研究。 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使用草稿纸情况”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草稿纸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解决此问题的一些策略并制定草稿纸使用细则,使草稿纸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对影响学生正确使用草稿纸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通过调查盘点学生草稿纸使用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正确使用草稿纸的心理因素,并从学生对草稿的思想认识、习惯养成和方法指导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开展以“草稿”为主题的数学日记活动,如“草稿纸,我的好朋友”、“草稿纸,谢谢你”等。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调动孩子们使用草稿纸的积极性,提高草稿纸的利用率,再次改变学生对
— 3 —
打草稿的态度。 3.对草稿纸使用的有效评价的研究。 制作并记录同学一周作业、草稿纸使用情况记录表,对学生“打草稿”的结果监控,同时制定草稿纸奖惩条例。从正确使用草稿的重要性,正确使用草稿纸的良好习惯和合理使用草稿纸三方面对学生草稿纸使用情况进行有效评价的研究。 4.对草稿纸后续使用的研究。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创设草稿纸后续使用的情境。建立草稿纸的“成长记录袋”,收集研究前的草稿纸和研究后的草稿纸,进行对比评价形成研究报告,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打草稿”的态度,确立正确的目标,养成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打草稿”。 (三)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促进学生良好数学草稿习惯养成的研究。 主要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学生数学学习中促进学生良好数学草稿习惯的养成。 2.提高学生数学草稿书写规范性的研究。 主要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能够提高学生规范书写草稿水平,立足于课堂,关注于数学知识问题化的有效解决。 3.实现学生草稿分层分级的研究。 主要研究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生针对不同题目草稿书写要求,在老师引导下鼓励学生对于不同题目的草稿进行创造性的探究,使数学问题的解决更多样化,在这个过程中适时对于不同学段学生的草稿书写水平定级。 4.注重多元评价,发挥草稿纸有效价值。 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5.优化草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的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设计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