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P估算--CASE模型

2025/5/4 20:50:05

2006年长江上游不同类型植被平均NPP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gC/m2/a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灌疏海高叶丛林边山阔湿、叶地亚林高山草甸坡面草地平原草地荒草城河湖沼冰裸砾荒耕高漠甸市流泊泽川岩石漠地山草、地亚高山草地图3.8 长江上游不同植被类型2006年平均NPP

由图3.8可以看出,在长江上游的各植被类型中,以常绿阔叶林平均年净初级生产力最大,达到949.82gC/m2/yr;其次是坡面草地达608.70 gC/m2/yr、落叶阔叶林(569.18 gC/m2/yr)、疏林(456.10 gC/m2/yr)、高山、亚高山草甸(435.89 gC/m2/yr);荒漠草地和砾石平均年净初级生产力最小,分别是75.44 gC/m2/yr和153.12 gC/m2/yr。

对于长江上游地区的所有植被类型,模型估算的单位面积年净初级生产力与总净初级生产力的计算结果所表现出来的趋势并不一致(见图3.7、图3.8),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植被类型的面积不同而造成的。高山、亚高山草甸其平均NPP仅为435.89 gC/m2/yr,排在所有植被类型第2位,但由于其面积较大,共有191360个像元,故其年总NPP值较大,为83.41×1012gC/yr,排在第2位;而坡面草地,以608.70 gC/m2/yr的年平均NPP排在第2位,由于只有13312个像元,其年总生产力为8.10×1012gC/yr,排在所有植被的第7位。

17

2.4 长江上游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

植被NPP会受到水热组合的影响,由于气温、降雨、辐射等在一年之内的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因此,一年之内各个月份的NPP是不同的。

图3.9显示了2006年长江上游地区各月陆地植被初级生产力情况,表3.4、表3.5分别对不同月份不同植被类型的初级生产力总值与平均值进行了统计。

18

1月 3月

2月

4月

19

5月 6月

7月 8月

20


NPP估算--CASE模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NPP估算--CASE模型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
× 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开通会员后百万份文档资料免费自由复制和下载,是您最优的选择,赶快来试试吧!

单篇下载:10元 点击下载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