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因此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
2、(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以解释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个阶段的特点。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3、(1)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 (2)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3)要素禀赋理论通过对生产要素组合与配置、贸易的最优格局和利益等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和好处。
(4)但是要素禀赋理论是短期、静态分析方法,以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资源数量既定为分析基础,另外这个理论忽视了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9
4、(1)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 (2)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3)比较优势理论的意义和不足。
5、(1)绝对优势理论的提出者。 (2)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3)绝对优势理论的意义和不足。
6、(1)内部规模经济的含义。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往往会形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各厂商生产不同于其它厂商的差异产品,行业内厂商的数量及其所生产的差异产品种类与市场规模有关,市场规模大的国家能够容纳的厂商数量多,生产的差异化产品种类也多。
(2)在封闭条件下,每个国家的市场规模都较小,在行业内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每个国家能够生存下来的厂商数量有限,生产有限的几种差异化产品。
(3)在开放条件下,每个国家都可以向其它国家出口或进口差异化产品,市场规模扩大。一方面,两个国家原有的厂商扩大生产规模,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取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果;另
30
一方面会导致更多的厂商进入这个行业,生产并出口更多的差异化产品。
(4)建立在内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发生在同一个行业内,是产业内贸易。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有自由贸易政策和( )。
A.超保护贸易政策 B.保护贸易
政策 C.管理贸易政策
2.15-17世纪为了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信奉( )的学说和政策。 A.互惠主义 B.多边主义 C.重商主义
3.经过长期斗争之后,( )于19世纪前期成为带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
A.法国 B.德国
31
C.英国
4.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垄断国内市场和争夺国外市场,纷纷要求实行( )。
A.保护贸易政策 B.公平贸易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贸易自由化时期,发达国家大幅度削减关税,进口税率降至( )左右。
A.7% B.5% C.6%
6.20世纪70年代中期新贸易保护主义蔓延,贸易保护制度趋向于( )制度。
A.互惠贸易 B.管理贸易 C.多边贸易
7.从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继实行了( )。
A.进口代替政策 B.横向联合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