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热农业项目总体规划(终稿)

2025/5/7 11:35:55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7.2.3 工业用电量

项目区的工业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厂,包括粮食加工厂和仓储。规划根据加工规模计算工业用电量。工业用电负荷见下表。

表7-2-1-3 工业用电负荷预测表

加工名称 粮食加工厂 粮食仓储 粮食烘干 合计 设计生产能力 22400t 5座 1500t/d 负荷测算(kW) 800 800 550 2150 年用电量(kW·h) 1920000 5760000 850000 8530000

7.2.4 人饮工程用电

采取机井取水,需耗费电力,初步测算需电力60kW,年用电量288000kW·h。 7.2.5 总用电量

项目区最大负荷为3406.5kW,总用电量为9700020kW·h。详见下表,表7-2-1-4。 表7-2-1-4 项目区用电负荷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用电项目 生活用电 公共用电 粮食加工厂用电 人饮工程用电 合计 最大用电负荷(kW) 297 899.5 2150 60 3406.5 年用电量(kW·h) 73200 808820 8530000 288000 9700020

7.3 电力工程布局

7.3.1 电源工程

现阶段考虑以柴油发电机为主要电源。从安全运行、方便管理且避免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出发,柴油发电机组布局于营地的东南部位,粮食加工厂的东侧。采用高压柴油发电机。每个作业营地备1台15kW的发电机。

项目区主营地还可考虑另一个电源,即由卡潘达电站供电,由电站出线。可在项目区田间道1东侧,距项目区北侧柏油路以南300米处,建设变电站。一旦该电源建设完成,柴油发电机将作为备用电源,提高项目区供电保证率。 7.3.2 电网布局

根据用电户需求,从运行安全,管理方便的角度出发,民用电和工业用电分别供电。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在营地中心十字路口北侧设一箱式变压器,为营地办公、生活、饮食、娱乐等供电。在粮食加工厂内一箱式设变压器,为粮食加工厂和农机服务站供电,在供水站单设一小容量变压器,为供水站供电。

电源输出两路电缆,一路通向营地中心箱式变压器,一路通向粮食加工厂变压器。 变压器将15kV电压变为380v/220v,为各用电户供电。

项目区建设前期以柴油发电机为电源,后续卡潘达电站供电系统完成后,两个电源通过切换开关,同时为项目区供电,提高电源保证率。

7.5 通讯工程

现状项目区无通讯网络,与外界通讯比较困难,为便于通讯交流,在项目区建设1座通讯基站。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8 水土保持工程

项目区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成功与否,将会影响到农场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水土保持工程是项目建设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8.1 水土保持工程布局

项目区水土流失的产生包括在工程建设期和农业生产经营期。

工程建设期所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主要是由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破坏原地貌、植被和施工产生弃土、弃渣造成的。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弃土、弃渣将会消耗在农田建设中,在生产经营期不会再产生水土流失。被破坏的原地貌、植被一部分靠自然恢复,一部分土地被变为农田。

农业生产经营期,原有植被较好的土地被开垦为农田,将原有植被清除,换成人工种植的植被;在旱季不进行生产;以上情况已经改变了项目区原有的状态,减少了有机物质的积累,加快了土壤有机质的分化,改变土壤的状况,会产生水土流失。

在项目区内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为耕作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8.1.1 耕作措施

耕作措施主要体现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本区在进行种植时,应采取以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水土保持栽培技术。

①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 a.推行保护性耕作法: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二是将30%以上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三是采用免耕播种,在有残茬覆盖的地表实现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镇压复式作业,简化工序,减少机械进地次数,降低成本;四是改翻耕控制杂草为喷洒除草剂或机械表土作业控制杂草。

实施保护性耕作对于水土保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起到很大的作用。

b.沿等高线耕作和垄作种植:项目区地形坡度较大,在耕作中应尽可能沿等高线耕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作,并采取垄作种植,有利于对雨水进行拦挡,减少水土流失。

②水土保持栽培技术

轮作制度:采取保护性耕作后,要加强对轮作制度的执行力度,减少作物的病虫害,有利于土壤良好结构的形成,对防止土壤侵蚀和提高农作物产量也有很大作用。

注意培肥:项目区地处热带,分化作用强烈,土地开发后,如果不注重养地,加强土地培肥,会使原来长久以来积累的有机质很快丧失,使土地肥力下降,生产力下降。 8.2.2 工程措施

项目区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产生在降雨时段,当降雨量大于土壤入渗量时,会产生径流,产生的径流顺坡面流动,当径流流速达到一定速度时,就会引起地表土壤的搬移而造成水土流失。

目前了解到项目区的自然条件情况为:

(1)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目前观测到的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70毫米。 (2)项目区的地形坡度在1%~3%。 (3)项目区的土壤为砂壤土,渗透性较大。

从保证项目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同时考虑工程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最终确定采用在田间筑挡水堤+排水沟+自然河沟+水土保持林(草)带的水土保持工程体系。

参考多方面的资料及实践经验,确定在田间每间隔50米~100米建一道挡水堤,以拦截雨水,防止雨水对土壤的冲刷。根据地形条件,将挡水堤与排水沟、自然沟相结合,使挡水堤拦截的雨水能及时从田间排走。

在挡水堤不能与自然沟直接连接的区域,需建设排水沟,将挡水堤的水经由排水沟排入自然沟中。

项目区内的自然沟必须予以保留,保证项目区内雨水排除通道的畅通。 自然沟的两侧,在开发过程中,预留水土保持林(草)带。每侧预留120米。 根据测算,预留的水土保持林(草)带占地面积为1278.4公顷。 8.2.3 挡水堤的设计

参考各种资料和实践经验,确定农田挡水堤间距为50米~100米,共设置挡水堤的长度为1532千米。

挡水土堤底宽3米,顶宽1.25米,高0.5米,边坡1:1.75米。


马兰热农业项目总体规划(终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马兰热农业项目总体规划(终稿)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
× 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开通会员后百万份文档资料免费自由复制和下载,是您最优的选择,赶快来试试吧!

单篇下载:10元 点击下载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