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4 营地工程
4.1 人口规模
为保证农场的正常运营,并保持可持续发展。项目区内的人员由管理人员、劳动力、科研专家、受培训学员及相关的服务人员组成。常驻总人口为150人。农忙时,需雇用的临时工为20人。
常驻人口中管理人员15人,劳动力59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10人,受培训学员为每批次40人,服务人员26人。
4.2 营地布局
根据项目区开发规模及营地管理半径。确定共规划布置营地5处,营地均沿田间道布置。
靠近项目区东片区北部的公路,布置项目内最大的营地,即主营地,是项目区的管理、培训、生活、农业科技试验和推广、项目区物资集散的中心。
其他为作业营地,供生产期间农机具停放和作业人员的暂时休息,其中作业营地1、2、3均匀布置在项目东片区的中、南部,作业营地4布置在项目西片区。
4.3 建设内容
4.3.1 主营地建设内容 4.3.1.1 各项用地及建筑规模
主营地的总控制规模为30公顷,其中建设用地为18.94公顷,其他用地11.06公顷。 主营地建设用地根据各用地性质,划分为居住区、公共设施区、生产设施及仓储区、公用工程设施区、道路广场区及公共绿地区。
根据农场生产、生活的需求,在各区域建设相应的建筑物。 4.3.1.2 基础设施建设
主营地的基础设施包括给水设施、排水设施、道路设施、电力设施、电信设施、环卫设施。
同时在主营地内建设一气象站,用于气象数据的监测,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4.3.2 作业营地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临时休息的处所及农机停放场。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每个作业营地打机井1眼,主要是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每个营地配备一台柴油发电机,满足用电需求。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5 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的建设依托现有道路,形成道路网络,便于项目区内外沟通。
5.1 道路布局
本着有利生产、节约成本、综合兼顾的原则,规划在项目区内建设独立、自成体系并与外界沟通的道路系统。整个道路系统包括对外联系的道路和项目区内的道路系统。
项目区东、西片区相距约10千米,两片区的联络依托项目区北侧通往卡潘达电站的柏油路,两片区形成各自的道路系统。两片区道路总长为116.41千米。 5.1.1 东片区
东片区紧靠通往卡潘达电站的柏油路,对外联系即依托此路。项目区内道路系统,由田间道和生产道组成。田间道结合营地进行布置,生产路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结合条田进行布置。田间道和生产道尽可能布局在地势较高处,以防止雨水的冲刷。
道路总长为79.11千米,其中田间道22.85千米,生产路56.25千米。 5.1.2 西片区
西片区处于通往卡潘达电站的柏油路的以南约8千米处,对外交通不太便利。根据对实地进行踏勘,最终确定了西片区对外联系道路的位置。道路从进入石头山公园的主路进入,然后沿该柏油路向东南约3.5千米后,拐向西沿地形高处,最终到达项目区的北边界,需新建场外道路总长6.22千米。具体布局详见图。
项目区内部道路布局原则与东片区相同,道路也由田间道和生产道组成,其中田间道2.67千米,生产路28.42千米。
西片区道路总长为37.30千米。 项目区道路规模详见表5-1-1。
表5-1-1 道路规模表 单位:米
项目区 项目区道路 小计 道路名称 场外道路 田间道 生产路 东片区 22853 56254 79107 西片区 6216 2666 28422 37304 合计 6216 25519 84676 116411
5.2 道路设计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5.2.1 道路断面设计
结合农业机械的宽度,及道路的人流、货流通行要求。确定田间道占地宽度为10m,路面宽度为8m;生产路占地宽度为8m,路面宽度为6m。田间道路面结构为20cm级配碎石,生产路路面结构为压实土。
道路结构详见表5-2-1。
表5-2-1 道路特性表 单位:m
道路名称 场外道路 项目区道路 田间道 生产路 合计 项目区 路面宽度 8 8 6 路基宽度 10 10 8 路肩宽度 2×1 2×1 2×1 道路长度 6216 25519 84676 11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