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推荐】2017年江苏卷化学高考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25/5/9 1:48:13

【答案】

B

10.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 70 ℃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答案】D

【解析】A.由甲图可知,双氧水浓度越大,分解越快,A错误;B.由图乙可知,溶液的碱性越强即pH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B错误;C.根据变量控制法,3个实验必须加入等量的Mn2+才能比较溶液的碱性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由图丙可知,3个实验中由于仅在其中一个加了Mn2+,所以C错误;由图丙和图丁可知,溶液的碱性越强、Mn2+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D正确。答21世纪教育网案选D 11.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答案】C

【解析】A.a分子中没有苯环,所以a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错误;B.a、c分子中分别有6个和9个sp3杂化的碳原子,所以这两个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B错误;C.a分子中有2个碳碳双键,c分子中有醛基,这两种官能团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C正确;D.b分子中没有醛基,所以其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D错误。答案选C。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N2 (g) +3H2

(g)

2NH3 (g)的ΔH < 0,ΔS >0

B.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C.常温下,Ksp[Mg(OH)2]=5.6×10-12,pH=10的含Mg2+溶液中,c(Mg2+ )≤5.6×10-4 mol·L-1

D.常温常压下,锌与稀H2SO4反应生成11.2 L H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 【答案】

BC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苯酚浓度小 B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2SO3被氧化 C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D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 KI 溶液,溶液呈蓝色 溶液中含 Br2 【答案】B

【解析】A.向苯酚溶液中加少量的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可以溶解在过量的苯酚溶液中,所以无白色沉淀,A错误;B.沉淀部分溶解,说明还有一部分不溶解,不溶解的一定是硫酸钡,溶解的是亚硫酸钡,所以亚硫酸钠只有部分被氧化,B正确;C.银镜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本实验中没有加入碱中和做催化剂的稀硫酸,所以无法发生银镜反应,从而无法证明蔗糖是否水解,C错误;D.溶液变蓝,说明有碘生成或本来就有碘分子。能把碘离子氧化为碘的黄色溶液除了可能是溴水外,还可能是含其 他氧化剂(如Fe3+)的溶液;当然黄色溶液也可能是稀的碘水,所以D错误。答案选B。

14.常温下,Ka (HCOOH)=1.77×10-4,Ka (CH3COOH)=1.75×10-5,Kb (NH3·H2O) =1.76×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 mol·L-1的 HCOONa和NH4Cl 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前者大于后者

B.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

C.0.2 mol·L-1 HCOOH 与 0.1 mol·L-1 NaOH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 c(HCOO-) + c(OH-) = c(HCOOH) + c(H+)

D.0.2 mol·L-1 CH3COONa 与 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pH<7): c(CH3COO-) > c(Cl- ) > c(CH3COOH) > c(H+)

【答案】AD,

【解析】A.由电荷守恒可知,甲酸钠溶液中存在c(H+)+c(Na+)=c(OH-)+c(HCOO-),氯化铵溶液中存在

15.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 2NO2

(g)

2NO(g)+O2 (g) (正反应吸热)。实验测得: v正= v (NO2 )消耗= k正c2(NO2 ),v逆= v(NO)消耗= 2v (O2 )消耗= k逆c2 (NO)·c(O2 ),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 4∶5

B.达平衡时,容器Ⅱ中 c(O2 )/ c(NO2 ) 比容器Ⅰ中的大 C.达平衡时,容器Ⅲ中 NO 的体积分数小于50% D.当温度改变为 T2时,若 k正=k逆,则 T2> T1 【答案】

CD

II在某时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由反应2NO2

2NO + O2

起始量(mol/L) 0.3 0.5 0.2 变化量(mol/L) 2x 2x x

平衡量(mol/L) 0.3-2x 0.5+2x 0.2+x 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解之得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求出此时浓度商Q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K,所以容器II达平衡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定小于1,B错误;C. 若容器III在某时刻,NO的体积分数为50%, 由反应2NO2

2NO + O2

起始量(mol/L) 0 0.5 0.35

变化量(mol/L) 2x 2x x 平衡量(mol/L) 2x 0.5-2x 0.35-x

16.(12分)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优选推荐】2017年江苏卷化学高考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优选推荐】2017年江苏卷化学高考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
× 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开通会员后百万份文档资料免费自由复制和下载,是您最优的选择,赶快来试试吧!

单篇下载:10元 点击下载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