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地震概论复习笔记 - 第7章

2025/5/25 2:53:19

t?h?x?V?122r2??L?x?V?12

第二个等号和第三个等号的证明参考讲义 Fermat 原理 Snell定律(2),注意P波速度在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为 和 ,S波速度在第二层为 。 ◆射线参数 sin(?inc)sin(?t)??pV1V2·P为射线参数,每条射线只有一个射线参数。

·当介质存在分界面,且V2>V1时,地震波入射到分界面就会产生首波,其路径亦遵循费马定理。

·临界透射:

·首波的射线参数:

·首波的射线参数:

p?sin(?inc)sin(?t)1??V1V2V2因为: ?t?90o

②远震情况

·对于远震而言,地球曲率不能忽略,地球介质性质随深度的变化也应加以考虑。球对称

介质中的地震射线

◆地震波的走时曲线和走时方程

·以观测点的震中距为横坐标,地震波到达时间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称为走时曲线。地震波到达时间与震中距关系的方程称为走时方程。 ①水平层状介质

I.单层地壳介质模型中地震波震相与走时曲线

·如下图所示,设一个速度为α2的半无限弹性介质上覆盖一厚度为H,速度为α1的单层均匀地壳,地壳中震源F的深度为h,接收点S在上层介质的表面,震中距为X。对于近距离的地震,由图可以看到,接收点记录的地震图,可能包含如下震相: A.震源在地表:

A1.直达波的走时方程:T = X/V1 A2.反射波的走时方程:T (X)?V

A3.首波的走时方程:

21h2?(X/2)2 ·练习题:

直达波、反射波和首波第一题:XM证明:当震中距(X)大于一定值(XM)时,首波将最先到达;并求出XM。

B.震源在地下:

X

h

H

α1 α2

α2>α1

B1.直达波的走时方程: , 当X远大于h时。

·若取P波的平均速度6.2km/s,S的平均速度3.5km/s. 由以上两式近似得:

B2.反射波的走时方程:

,当X远大于2H-h 时。

B3.首波的走时方程:


北大地震概论复习笔记 - 第7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北大地震概论复习笔记 - 第7章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
× 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开通会员后百万份文档资料免费自由复制和下载,是您最优的选择,赶快来试试吧!

单篇下载:10元 点击下载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