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主客观世界统一,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主动咨询求助,自知力完整,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求助者心理问题并不严重,病程一个多月,时间较短,心理问题内容局限于自身问题,内容尚未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上表现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而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相对的回避,做出的反应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一般在半年以上。而求助者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并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思维逻辑,没有泛化和回避,持续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四)病因分析:
1.生物原因:未发现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 2.社会原因: a.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屡次就业面试失败。b.求助者从小家教较严,接触社会机会较少,缺少挫折经历。c.求助者独身,父母在外地工作,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沟通,缺少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原因:认知出现了偏差,产生不合理信念。 五、咨询目标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经双方共同商定,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尽可能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
第 - 4 - 页 共 14 页
困扰;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其自信心;帮助求助者克服就业压力所带来的焦虑情绪,使其心理测验结果恢复正常水平;改善睡眠状况。 (二)最终目标和长期目标:
在达到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帮助求助者提高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充分实现人的潜能,培养高尚的人格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肌肉放松训练 (二)原理: 1.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1955年所创造的一种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其核心是“ABC理论”。A是各种刺激事件;B是个体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C是人的情绪和行为后果。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变化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即产生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的情绪反应,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①
本案例中,刺激事件A是求助者屡次面试失败;不合理信念B是面试的失败产生对自我不肯定的错误认知;情绪和行为C是产生的焦虑情绪。另外,求助者年纪较轻,智力良好,文化水平较高,这也为成功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提供了良好条件。
2.肌肉放松训练法
放松训练对于应付紧张、焦虑、不安、气愤的情绪与情境非常有用,可以帮助人们振作精神,恢复体力,消除疲劳,镇定情绪;求助者躺在一个安静、少刺激的环境中,从手臂部位到头部,再到躯干部,
①
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修订版。
第 - 5 - 页 共 14 页
最后到腿部逐次进行放松;由咨询师教给求助者练习,再由求助者自行练习。①
(三)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②: 1.责任:
①向咨询者提供与问题相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的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应提前通知咨询师。 (四)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③: 1.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2.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相关的个人资料;
①②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view/183386.htm?fr=aladdin.
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修订版。 ③
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修订版。
第 - 6 - 页 共 14 页
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3.义务:
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规定;
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五)咨询时间与收费:
1.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2.咨询收费:学校心理咨询免费。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心理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咨询阶段、结束与巩固三个阶段。本案例具体分为五次咨询过程: (一)第1次咨询:时间为2013年11月9日
目的: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和成长经历,尤其是重大事件,和求助者建立互相的信任感,并协助求助者作相关的心理测验,找出主要问题,做出评估和诊断,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的初步方案。
方法:运用积极关注、理解、共情、倾听等咨询技术,使求助者感到自己被接纳、被尊重,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咨询中的相关事项与规则;(2)认真倾听求助者的诉说,了解求助者各方面的情况和鼓励其调整心态,获取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3)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4)进一步了解求助者的成长过程,探寻其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第 - 7 - 页 共 14 页